第909章 最后一天(第2/2页)

李来亨想了想,回答说:“朕这一生,遇到的最厉害的人物只有一个人,他叫皇太极,是满洲人以前的一个汗王。”

皇长孙很疑惑:“不过是满洲一部的汗王而已,如此人物,在王师席卷天下时,系颈俯首的何至于千百个?皇爷爷为何佩服他?”

“哈哈,不是,朕并不佩服皇太极。他的确是朕那个时代最高明的人物,但朕最佩服的人只有太祖爷。”

太祖李自成,在顺朝历史上有开创之功,但很多人并不认为他的历史地位会在天法皇帝之上。

李来亨只是喃喃地说道:“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方天下鼎沸之时,唯有太祖顺天应人,起仁义之兵,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前不负忠孝,后无亏仁义,于百姓无愧,于天下有功,朕不佩服太祖,又能佩服谁呢?”

天法皇帝的眼神突然又变得明亮了起来,好像充满了睿智的洞察力。

他叫来皇长孙和大长公主,说:“朕德薄,不比太祖宽仁,润石,今后不要效仿朕,要效仿太祖。”

皇长孙又问及大顺的立国之本是什么。

李来亨的脑海中迅速飞过了各种各样的画面,包括他在随州是怎么分裂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他在北上时又是如何在楚地保存实力,还有后来是如何解决田见秀和李双喜的事情。

最后李来亨告诉他的孙子:

“太祖起仁义之兵,救民水火。太祖、太宗与朕,三代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方才有今日事业。

仁义二字,即大顺立国之本。朕至晚年,穷兵黩武,一意播皇威于四海,切勿效仿。朕去以后,汝当修文德,与民更始休息,这才能开大顺万世国基。”

只有一旁的方以仁,知道李来亨这一生的底细,但他什么话也没有什么,只是站在一旁微笑着。

最后方以仁也对皇长孙说:“陛下顺天应人,以布衣之身辅佐太祖太宗,以至于有今日天下。此李氏有德,天命于此,后世子孙承其福泽,必有成就,无须忧虑了。”

皇长孙好像没听进去这些话,他走到床前,还想再问问李来亨有没有治国理政的方略可说,但李来亨这次却毫无反应了。

众人对视一眼,赶紧让太医上前。

“陛下……陛下,驾崩了。”

天法五十年,顺世祖李来亨去世,葬于天保府延安帝陵。

世祖以后,大顺又经十一帝共二百一十年,爆发第一次共和革命;后中宗复辟,恢复皇室,又经历五帝共六十三年,爆发第二次共和革命,共和国遂至于今。

随便说两句

其实最后一卷就只是番外篇设定补完而已,所以剧情都很随便,基本算是脑洞范围。

大家如果对未来大顺的世界线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地方,可以在这里留言,我一一答复。

真结局其实在打败多尔衮的时候就结束了,后面的剧情属于世界线发散了,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认为我写的番外并非正史,而是大顺位面某个人写的架空文而已。

大家再见,有空可以去看新书《蒸汽后浪》。

也可能回去接着搞历史帖游跑团活动去咯。

最后,感谢一直支持本书的诸公,有些人的龙套角色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插入进去,大家可以私聊我,以后新书有机会的话我会记得插进去的。

感谢啦,宇文爱你们每个人。

顺便再宣传一下,群友在B站搞了一个明末农民军历史的系列视频,搜左平章就能搜到啦,希望大家一起支持下。

还有宇文的好安达棘背龙大帝在某毒写了一本《晋烬》,给本书很大资料支持的项天鹰大佬在起点也开了一本写明末农民军的《磷火常同日色鲜》,都很不错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