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2/2页)

天法十二年,沙贾汗的长子达拉·舒科在内战中战局不利,被奥朗则布击败,退往孟加拉三角洲附近的比哈尔,寻求孙可望的保护。

孙可望于是亲自领军进入莫卧儿帝国境内,他带领多达八万人的明军部队在比哈尔打败了奥朗则布派出的追兵后,沿着恒河西上,在阿拉哈巴德与奥朗则布统率的大军相逢,两军展开了极为惨烈的大会战。

明军经过多年的整训以后,器械精良、铳炮火力极为强大,但莫卧儿帝国在骑兵方面占据优势,还派出了大批战象部队。

明军长期盘踞下缅甸一带,缺乏优良马匹,孙可望的战术指挥能力也弱于奥朗则布。初战不利以后,明军退守比哈尔,依赖当地的城堡和强大的火炮火力对追击而来的莫卧儿大军展开反击。

奥朗则布围攻比哈尔达八个月之久,由于长期无法下城,莫卧儿大军之中疫病流行,后方又发生了大量叛乱。

无奈之下,奥朗则布只能和孙可望签署和约,明军交出当时已经病死的沙贾汗长子达拉·舒科的遗体和其子苏莱曼·舒科,奥朗则布则率军撤离孟加拉,并且承认了后西明王朝对孟加拉三角洲全境的占领。

和议达成以后,奥朗则布带着疫病流行、士气低落的大军撤离孟加拉,他整顿军队,准备返回阿格拉,军队到达恒河边上的时候,因为人困马乏,便解甲休息,预备翌日渡河。

四更时分,奥朗则布的军队都在营帐中熟睡,这时孙可望率军追赶上来,他的和议完全是为了欺骗奥朗则布,真实目的则是要将奥朗则布置于死地,由自己取代他成为北印度的唯一主宰者。

奥朗则布的军队从睡梦中惊醒,猝不及防,被杀无数。他的护卫随从将马匹让给奥朗则布,让他跃过河流,向恒河对岸逃去。

然而奥朗则布是一位虔诚的回教统帅,他相信天命在己,绝不愿意背对着敌人狼狈逃窜,决心带着侍卫们坚守营帐。

西营猛将窦名望亲自带兵围攻奥朗则布的营帐,枪弹如雨投下,奥朗则布依旧没有屈服,最后孙可望调来大炮猛轰,才将这位莫卧儿帝国的名王击杀。

恒河之战后,明军趁势西进,又在卡瑙季重创了莫卧儿帝国的余部军队。孙可望打出扶持沙贾汗长子达拉·舒科之子苏莱曼·舒科的名义,率领大军进驻德里和阿格拉,并逐步把势力扩展到旁遮普、木尔坦、信德、拉贾斯坦和马尔瓦地区,事实上占领了整个北印度。

待形势巩固以后,孙可望就迫使苏莱曼·舒科向朱由榔禅位,印度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禅让的戏码,此后明军又镇压了不少叛乱,终于改德里为复天府,在印度实现了明朝的中兴。

呆迷儿帝国的伟大历史,从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