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松尾芭蕉(第2/2页)

天法三十四年,陈永华去世,朝廷即废止了瀛洲大都督府的建制,分瀛洲地为二省一都督府,九州及四国被郡县为了蓬莱省、中国及近畿被郡县为了方丈省,关东一带则改制为东瀛洲都督府。

不过一般上,又习惯将蓬莱省称为南瀛洲、方丈省称为西瀛洲,关东旧地称为东瀛洲,合称时一般称为瀛洲或三瀛、三海之地。

瀛洲本来人口就相当稠密,只是经过日清战争、顺日战争的摧折,人口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多。此后为了巩固顺朝对瀛洲大都督府的统治,为推行营庄制,又进行了不少低烈度的弹压战争,造成不少地区受到严重破坏。

所以战后顺朝又从山东、辽宁、乐浪、熊津四省,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使得瀛洲成为了汉族、朝鲜族、女真族、和族,多民族聚居融合的一块地区。

“汉和合流”“儒佛合习”的民族融合文化,也在瀛洲大地上造就了后世称为“二陈新风”文化运动。

由于当时瀛洲在陈荩、陈永华两任大都督统治下,所以这一文化融合时期被称为“二陈新风”。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创造了“连歌”这一新型文学形式的大诗人、大剧作家松尾芭蕉。

连歌在汉诗基础上,融入了俳谐和歌的元素,讲究诗歌的喜剧效果,后来也发展为了戏剧形式,许多在大都督府不得志的瀛洲诗人都转而投入到了戏剧创作之中。

为了排解对于现实时局的困惑悲苦之感,他们大量创作了具备虚无主义色彩的喜剧剧本,最后还反向输入到大陆地区,引领了顺朝国内一时的文化风向。

顺孝宗明命十二年,松尾芭蕉受大诗人沈德潜的邀请,第一次踏上了祖国大陆地区的土地,游览名山大川,后病故于碎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