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孙可望(第2/2页)

但这对孙可望的未来,却造成了非常出人意料的影响。

他逐渐认为缅甸难治如此,又从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口中得知了孟加拉三角洲的富庶景象。

孙可望命令部中书记金堡查阅唐代以来的天竺史料典籍,慢慢产生了印度人口稠密、地方富庶,可以媲美中国的印象。

此时的印度正处在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下,莫卧儿帝国国势正盛,拥兵数十万,是一个和顺朝相似的霸主势力,非明军可以挑战的对象。

然而莫卧儿帝国在孟加拉三角洲的势力并不深入,当地小国林立,物产又特别富庶。

按照澳门葡萄牙人的说法,孟加拉三角洲的富庶程度不下广东,这自然使得孙可望尤为眼红。

此后孟加拉地区的小国曼尼普尔,趁着缅人被孙可望打垮的机会,入侵上缅甸,反而遭到明军反击。

白文选一路追击曼尼普尔国的入侵军队,直打到孟加拉境内,取得大捷,俘获了男女数万口及牛马数千。

白文选回到恢天府后,便向明朝禀报情况。他认为孟加拉地方遥远,处在顺军鞭长莫及的地方,而当地小国林立,兵力不强,却物产丰富,沿海还有许多基督徒建立的贸易据点可以协助明军立足,实在是天赐复国之基。

孙可望因此坚定了从缅甸攻入印度发展的信心,他抓紧时间招募华人,编练军队,又在缅甸推行了不少非常短视的谋利政策,显然是已经放弃了长期占领缅甸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