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春秋大义(第2/2页)

这一条要求提出来以后,其实就完全杜绝了明朝宗藩成员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因为无论是秦王也好,还是在南京拥有一定权力的潞王和福王,他们大约都无胆也无谋于讨伐皇太极。

紧接着便是秦王的揖让了。

他受到了明朝宗藩成员的一次劝进,接着又受到了只拿到几百两赏银而不情不愿的晋王劝进,于明朝旧人的推戴声中,终于决定宣布正式继承“先帝”的皇业。

可是秦王偏偏又是一个审时度势的人物,他生怕着自己如若真的做了“明末帝”,将来真的能够安享宋王的五千两恩养银吗?万一未来的大顺君臣忌惮自己这个明朝末帝,给他一杯牵机酒,像宋太宗谋害南唐后主李煜那样,将他杀害了可怎么办?

所以揖让到了这一步居然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便是秦王坚决不肯正式称帝。他声言按照《春秋》大义,杀害故君的逆贼尚未讨伐,则故君不得下葬,新君不得继位。

秦王认为自己兵力弱小,不能讨伐虏逆,便提出自己只能称号为“监国”,而实在不敢称帝。

李自成对此当然是颇为恼怒,一切说得好好的,五千两恩养银子和一个宋王的王爵都许诺下去了,结果秦王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闹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