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夷陵大捷(第3/3页)

李来亨笑笑不说话,他被刘宗敏的死所震撼,倒不是因为生离死别的哀愁情绪。更多还是因为历史已经被蝴蝶效应所彻底改变了,他甚至不能确信李自成能够活到什么时候,闯军还会和历史上那样,在山海关之战前一直顺顺利利吗?

还有那始终横亘在他心头上的满洲人,压得李来亨喘不过气来……历史到底会走向什么方向呢?

李来亨估计这一战,三千官军在城内应该被杀伤了千人以上,城外又被直接歼灭三百人以上,情况顺利的话,可能还能抓到近千名俘虏。他用五百兵力,哪怕再加上最后赶到的援军骑兵四百人,也不过九百人的兵力——以这样的兵力,取得了斩俘近三千的战果,恐怕很快就会成为名动天下的“剧贼渠首”了!

他挥挥手,让身边的骑兵们散开去抓俘虏,又强调道:“尽量捉活的!”

……

《顺史稿》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国初死事勋臣列传第一。

刘宗敏,字捷轩,米脂人,少从太祖游。及长,身长七尺,冶铁为业,力能举鼎,里中呼为豪杰。时太祖落拓不遇,宗敏长太祖三岁而兄事之,太祖甚悦之。太祖起义兵,聚众祀神盟誓,首从之。太祖遂倚为心腹,军中号“总哨刘爷”。

崇祯九年(1636)五月,太祖挥师延绥,明总兵俞霄冲以铁骑五千当之。我师伏兵安定,宗敏擒斩霄冲,遂歼其党三千,余皆走。俄而攻榆林,不利,贺人龙掘无定河以溺我兵,与张能等数百骑护驾而走。追兵逼圣驾,遂独立无定河畔,大呼酣战,斩二把总,敌乃退。从下邠州、陇西,围成都,尝将先锋,或独领偏师,屡破明人。

崇祯十一年(1638),我兵败绩洮河。太祖以太宗、刘体纯等领兵护老营,自领十八骑诱敌,宗敏从焉。前后转战十年,从龙众将以宗敏功最。

崇祯十二年(1639),宗敏从太宗将兵围竹溪。明副将金声桓以兵追太宗、世祖,将锐卒五十破之。进战军岭川,从太宗破参将郑国栋、都司艾国彬。

崇祯十三年(1640),明督师杨嗣昌等合川、楚、沅诸兵数万围太祖于兴山,太祖自将罗汝才等反困楚兵于羊角山,以宗敏将世祖等趁雪袭夷陵,下之,尽取明人辎重。檑木未备,闵一麒、谭诣等合沅川之众来寇,部将王光恩又逸去,犹力守之。战于北门,中飞礮[pào],创甚。世祖握其手,问其遗言,对曰:“此必异日抚万民而定天下者,惜乎不能亲见。”语毕,不能言,未几卒,年三十七。从官卫士皆感泣。世祖挥泪葬之,率众大破明人,斩诣等以徇。

永昌元年(1644),太祖定长安,追封宗敏峡侯。世祖继位,念天下大定,诸功臣如宗敏等皆前已没,犹未有谥号,乃下礼政府议。议曰:“杀身克戎,谥臣宗敏忠烈。”已,又晋封宗敏汝南王。无子,复其邻永守其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