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杨嗣昌(第2/3页)

“今上天纵英明,励精图治,对臣工功过,洞鉴秋毫,有罪必罚,不稍假借,想为将军所素知。闯贼突出商洛,皇上十分震怒。本督师素念将军战功煊赫,便飞书燕京,说你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恳皇上格外降恩,使你挂平贼将军印,戴罪立功。”

左良玉心中暗想:闯贼突出商洛,那也是杨嗣昌你自己没有足够兵力在商南,如何全都怪罪到我身上。

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跪下,叩头谢恩道:“这是皇上天恩,也是阁部大人栽培。良玉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答万一。至于剿贼的事,末将早已抱定宗旨:有贼无我,有我无贼。一天不把流贼剿灭干净,末将寝食难安。”

“昆山请起。请坐下随便叙话,不必过于拘礼。”

杨嗣昌自感恩威并施,这一番拿捏,已经将左良玉握在掌中了,便抚须问道:“据将军看来,目前剿贼,何者是当务之急?”

左良玉答道:“最要紧的是足兵足饷。”

杨嗣昌嘴巴微微耷拉了下来,他知道左良玉言下之意又是在要钱,便将话锋一转,说:“兵、饷固然重要,可目前将骄兵惰,实在更加堪虑。”

“倘若像今日这样,朝廷威令仅及于督抚,而督抚威令不行于将军,将军威令不行于士兵,纵然粮饷不缺,岂能济事?望将军回到防地之后,切实整顿,务要成诸军表率,不负本督师殷切厚望。”

左良玉心中冷笑,知道杨嗣昌这是在暗示他左镇兵马扰害百姓、杀良冒功等等跋扈不法之事。他嘴上说“末将一定遵照大人钧谕,切实整顿”,心里想的却是将来如何对付这位威风凛凛的杨督师。

杨嗣昌挥挥手,让侍从又给左良玉倒满一杯茶,说道:“请喝茶。”

这自然是召见完毕,送客的意思了。左良玉会意,喝完这杯茶便赶快躬身告辞。杨嗣昌只将他送到行辕大堂,没有送到门外,更显示了这位督师阁部不可一世的气焰。

回到后院后,杨嗣昌才吩咐下人,去请湖广巡抚方孔炤过来。

方孔炤是桐城人,对杨嗣昌说来是前辈,在天启初年曾因得罪阉党被削籍为民,崇祯登基后又重新做官,所以在当时的封疆大吏中资望较高。

他崇祯十一年春天起以右佥都御史衔巡抚湖广,一直反对熊文灿的招抚政策,曾督率官军打败过几次流寇,具有一定的军事经验。所以杨嗣昌就请方孔炤过来商议军事部署的计划,他并不完全信任左良玉,还在想如何才能彻底拿捏住左镇。

“老世叔。”方孔炤是杨嗣昌的前辈,他便尊称为世叔。不过他对方孔炤的尊重,也就仅限于此了。

“左镇骄横跋扈,这次也是因为左良玉在白土关,坐视闯将北入商洛,才惹来了皇上的震怒和训诫。我看还是必须设法,先将左镇拿捏住才行。”

方孔炤自己能带兵,对左良玉这种武人本就很瞧不起。他也同意杨嗣昌的意见,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左良玉太过跋扈了,我几番催促他北上商洛去围剿闯贼,他也不肯动弹。最后还是秦督从西安调兵,去搜剿闯贼,以至于让我们在圣驾面前,十分被动。”

“文弱,我看还是应该另找一员大将,让他代左良玉挂平贼将军印才好。”

方孔炤自居是杨嗣昌的世叔,便直呼他的字号文弱。可杨嗣昌贵为督师,地位远在方孔炤之上,他虽然嘴上不说,却对方孔炤直呼字号的做法十分不满。只是现在首先要对付左良玉,他就不便发作,压住了火气。

“这一方面,郧阳副使宋一鸟早已物色好了人选。秦军总兵贺人龙,骁勇善战,堪称帅才,可为我一用。”

方孔炤一听杨嗣昌提到宋一鸟的名字,便忍不住暗笑:这个宋一鸟,本名宋一鹤,可他为了给杨嗣昌溜须拍马,便说要避讳杨嗣昌之父杨鹤的名字,将自己本名宋一鹤改为了宋一鸟。这等人物,在方孔炤心中不啻是一个笑柄。

杨嗣昌看方孔炤忍着笑意的模样,知道他在取笑自己重用宋一鹤的做法。心中便更加笃定,抓住方孔炤的把柄以后,一定要将他撤换——如果合适的话,最好就将湖广巡抚换成和自己贴心的宋一鹤才好。

“那文弱要如何处置闯贼呢?”

杨嗣昌轻抚胡须,答道:“郑崇俭有意与本督师为难,似应照以楚兵为主。可调偏沅[yuán]巡抚以下闵一麒、尹先民几支兵马,赶赴夷陵,堵截曹、混各营。老世叔督率杨世恩、罗安邦几支兵马,合兵追剿闯贼,侦贼所在,出其不意,突奏奇功。”

杨嗣昌的这个布置,不算特别高明。他将湖广巡抚的兵力分散,同时追剿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三股巨寇。不过方孔炤考虑到,三边总督郑崇俭也会出兵牵制献曹混闯诸贼一定力量,自己此次出师,还是很有可能斩得露布飞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