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历史自有天意(第4/8页)

这一年的经历,对他来说犹如在地狱中沉浮磨炼。

幼时也曾随父亲走过长征路,这是他很多年以来一直引以为豪的壮举。

自诩为见过苦难,也吃过很多苦,知道人间的疾苦。

但过去这一年的所见所闻,却告诉了他,他曾经走的那条路,其实并不是世间最难的路。

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一些明面上的贫穷,根本谈不上黑暗。

真正黑暗险恶的,其实是人心,和权力。

一个小小的计生办主任,所做出来的事,所能做出来的事,那都不是超乎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那完全是超乎了人类的底线。

令人发指。

越是落后的地方,权力的恶,越会被成指数的放大。

一个恶人当上了村干部,就能成为整个村庄噩梦的开始。

治国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恶事,都能堂而皇之的发生在阳光下。

不是一起两起,而是大片大片的。

原来,世界还有这样一面……

除了计生办的事外,这一年多,治国见了太多因为权力的任性,导致的民不聊生。

本来他还会愤而出手,但走到后面,就不想再动弹了。

因为太多了,多到他绝望的认为,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改变的地步。

甚至走一段回头路,发现换了的人,还在做重复的事,而百姓们,依旧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这一路,他陷入了痛苦的思考中。

最后,还是父亲告诉他,暂时想不通,就先别想,将来在工作中慢慢去想,去解决,去知行合一。

其他人有资格愤怒咒骂和埋怨,他没资格。

因为大多数人是没有办法去参与这些工作的,而他可以。

正是因为心里装了太多的矛盾和痛苦,他才会变得沉默而深沉。

眼睛之所以平静,不是因为他释怀了,而是愿意像父亲教诲的那样,用未来,去一点点解惑。

看看他这些年的信仰,到底只是口号,还是真的有可能实现。

他曾以为,父亲也是带他出去,像九儿妹妹一样,杀个天昏地暗,鬼神皆惊。

但他没想到,父亲没有让他杀过一个人,可是看到的,却比杀人更可怕……

看着沉默的治国,梅长宁有些无语的看了李源一眼,他之前一直觉得李源是世上最疼爱孩子的父亲,直到这一次。

当然,这次出去肯定不算坏事……

只能说,历史自有天意。

……

朝阳门内大街,李园。

梅长宁先一步下车走了,他还有事回去回报。

这一趟乘车的目的,本就是为了给李源传一些话,受人之托,商议一些事。

既然李源说还不是时候,那就再等等。

近三年来,他先丧父,又没了母亲,已经学会了不再那么急于求成……

“李先生!”

门房身上一点不改军中气息,见李源下车后立正行礼,不过看向治国时明显楞了楞,却没说什么。

李源笑着问道:“刘福,家里可还好?”

门房大声道:“先生,家中一切都好!”

李源点了点头,直接进了四合院。

治国与刘福笑了笑后,也跟上前去。

刘福站在门房处目送两位东家进屋,目光一直看着治国,心里感叹,这孩子的变化太大了。

以前再怎么客气,但怎么看都是骨子里透着傲气。

当然也正常,任谁有这个出身这个家世,能做到治国那么谦卑就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还那么年轻,飘一些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么?

可现在看,感觉这孩子沉下去了,心沉下去了,脚步也沉下去了。

这身功夫,怕也是有了大长进……

……

“爸、妈!”

外面雪大,李源回来前没打电话,所以也带来了好大的惊喜。

当他笑眯眯的推门而入后,全家人都高兴极了。

李母站起来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道:“老幺!可回来了!”

李源上前握住老母亲的手,笑道:“回来了,妈,您身体还好呢。”

轻轻一搭脉,就能听出老太太应该是吃的好睡的好,真好啊,李源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李母笑的连连点头道:“我好着哩!老幺,你饥不饥,让你嫂子给你做饭去!”

大嫂子在后面已经骂起来了:“老幺,你个熊玩意儿,你怎么把治国带成这样了?好好的孩子带出去,瘦成这样回来。”

几个哥在后面打量了治国一阵后,也都皱起眉头来看向李源。

一年前走的时候还是满脸阳光,和家人们在一起不笑不说话,嘴甜的跟什么似的,家里有什么事都跑前跑后,不管谁生病了都亲自带车来接,去医院找大夫,再没有这样好的孩子。

可现在,脸上黑黑的不说,虽然也笑着叫人,但那声音里的沉重,听的长辈们心都揪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