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大唐帝国!(第2/7页)

李泽驹忍不住道:“Canning,我们和黄、长实加起来不比大唐差的。”

霍建宁点了点头道:“地产行业,我们手持两大上市公司,握有港岛最大的土地储备。长和还是亚洲最大的港口投资集团,是亚洲最大的零售集团之一,亚洲最大的保健品、美容产品零售商,亚洲最大的地产酒店商之一……我们的实力当然不比大唐差,但是在港岛,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我们。就算我们有地产暴利行业,但大唐全力投入的半导体行业已经开始发力。难以想象,也超乎想象,他们居然能在半导体行业死中求活,很了不起。”

李家成转过身,看向马世民和霍建宁道:“Simon、Caning,大唐会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

马世民和霍建宁对视一眼后,霍建宁沉吟稍许道:“李生,影响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是目前来看,还谈不上过大的影响,毕竟交叉业务很少。在地产方面,大唐虽然也一直在拿楼拿地,但他们盖的楼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对外售卖了,全部低价租给大唐集团下属员工。

他们这种做法非常可怕,采取的是类似于内地国企的福利制度。在港岛,如果不需要买房,那么以大唐的薪水,每个员工都可以过上中产偏上的生活。只要在大唐工作,只要能平稳退休,就可以一直申请他们的福利房,住到死为止。这样做,极大的凝聚了员工的向心力。

但目前来说,对我们没太大影响。

港口业务也主要是内部消化,他们在大陆有大量的加工厂,在发展制造业。大唐没有涉及美容零售业……

另外就是,他们控制着诸多基础建设机构,比如说电力、天然气、电讯,这方面真要卡脖子,影响不算小。”

李泽驹那么沉稳内敛的性格,这会儿都忍不住问道:“为什么会坐视大唐把这么多重要的基础要害公司收购到手?实在难以想象!”

众人都有些尴尬……

马世民无奈道:“他们太会钻空子了,都是在我们和怡和洋行、置地公司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出手,每次出价又高的离谱……”

洪小莲也揉了揉眉心道:“只能说他们家太会演戏,骗了所有人,沈壁都被骗的好惨。”

李泽驹道:“戴安娜,为乜这样说?”

洪小莲苦笑道:“从恒生银行开始,总觉得下一秒就会撑死大唐李家,可是没想到,每一次都能死里逃生。一次两次是运气,但这么多次下来,只能说明他们家太会演戏骗人。而且那位李医生投机股市的眼光和敏锐,和李生有的一拼。虽然不知道具体数字,但目前来看,大唐李家在去年大股灾中的收获,超乎想象。

充沛的现金,再加上行业专营权,至少十年内,我们没办法和大唐竞争的。

所以我的建议,长实、和黄重组合并,在开曼群岛重新成立一家新公司。分拆地产业务,在港岛对立上市。今后,除了地产业务外,调整集团重心,押注海外市场。”

这是要避其锋芒,向外发展了。

听闻此言,马世民不置可否,甚至点了点头,对他而言,其实也觉得港岛太小。

李泽驹是出洋留过学的,又是加拿大国籍,自然也无不可。

只有霍建宁闻言,眉头皱了皱。

他不是反对开拓国际业务,港岛毕竟太小。

但是变相迁册集团,单独剥离出地产业务,然后改变发展重心,岂不是用港岛的地产业务来汲取现金,再转移到外埠市场?

霍建宁是港岛出生的港人,原本在美国留学毕业后,也能找到非常好的工作,却选择了回港岛发展。

这个人虽然对大陆没什么感情,但是对于港岛,却是非常热爱的。

只是他也明白,眼下港岛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够理解长和李家的心态……

李家成没有开口,重新回过头去看夜景。

他对大唐目前拥有的业务并不惧怕,在港岛还有大把的生意可做,而且港岛有港岛的规则,即便大唐掌握着电力和煤气,也不是说他们想给谁停电断气就能那样做。

他们敢这样做,只会让港府立刻取消他们的牌照。

再者,等到大唐手里的专营权到期后,百分之百会面对竞争,包括大陆方面,都不会看的大唐李家专营这么多民生领域,一定会放开牌照的限制。

真正让李家成感到压力的,是李家第二代的成长。

李源本身就看起来还如此年轻,他儿子今年更是只有二十八岁,但是,表现出来的才干和心性,已经开始让人忧心了。

港岛有很多白手起家的巨富,譬如刘銮雄,有钱之后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能赚,也能挥霍。

这才是人性。

可是不管是李源还是李幸,都没有这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