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好人,应该有好报!(第2/4页)

因为,他也是这样的人。

……

和王进喜约定好一个月的疗程后,李源轻轻呼出口气。

说起来,是有些惭愧的。

因为下定决心不再藏拙出手治病的原因,除了敬仰这位铁人拿命来奉献的精神外,多少还是有些私心的。

家里现在九个孩子念中专,三个电力六个石油,剩下几个读石油的比例也会很高。

现在交好王进喜,对家里子侄们会帮助不小。

当然,李源也没想去走什么门路,王进喜也不是那样的人,顶多能庇佑一下,不受欺负,但这就足够了。

至于怎么治……

中医养胃的话,别说一个月,至少也得一年起步。

王进喜已经有严重的胃炎了,炎症反复发作,就是将来他得胃癌的根本病因。

中医不是不能治,可需要时间调理,偏偏王进喜身上任务太重,根本没有这个时间。

只能作个弊,拿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出来。

眼下国人基本上还没什么抗生素,这三味药吃下去,跟神药都差不多。

不用一个月,基本上一个礼拜就能迅速起效,两个礼拜肯定能康复。

但李源还想用中医再给王进喜疗养上两个礼拜,共一个月时间。

像王进喜这样的人,理应活的长久些。

他是地道的工人,即便后来身居高位,也不问正事,一心钻在石油里,所以不用担心改变历史大方向,挺好。

回到马家窑,李源就被郑胜利找到,郑胜利一脸牙疼表情,道:“小李,这回得你罪人可是得罪大发了。同仁医院那个黄超民,恨你恨的牙根痒痒,到处拉帮结派说你坏话,你可要小心啊……”

黄超民就是去给萨本昌的孩子看病,下了无药可医诊断的医生。

同仁医院始终是全国排名第一的眼科医院,即便几十年后。

前身是光绪年间美国佬在四九城建的眼科诊所。

虽说眼科第一,但大内科的水平肯定也不差,年纪大点的大夫基本上都是留学回来的。

这一批人,对中医深恶痛绝。

他们自以为在外面开了眼界,见识了真正的世面,了解了什么才是科学的成果,所以对巫术一样的中医,厌恨唾弃。

五一年的时候,就是以这帮人为首,提议废除中医,并且差一点就得逞了。

如今李源用中医手段,治好了黄超民下的死亡通知书的病人,这脸差点没给他打肿。

这倒罢了,医疗专家组去哈市给人会诊一事,现在也传的沸沸扬扬。

如果都去也就算了,没那么大的事,偏有一个坚持不去,非要留下来给工人兄弟们看病。

这么一对比,啧啧啧,别以为老百姓不会说怪话,尤其是东北银,那话里话外,一个脏字不带都能让人原地爆炸。

平日里都是受人尊崇的主治、副主任,到哪都有体面。

如今跑来支援大庆会战,在这冰天雪地之处,颜面尽失。

他们自然没法去恨老百姓,转头就恨上了“始作俑者”。

李源听了这话却差点笑出声来,大庆会战指挥部有王进喜在,什么妖风能刮的起来?

就算刮得起来,那也是他点起来的。

至于回到四九城后,别说他们的手插不进轧钢厂,就算插进来,李源也能给他斩断了。

他们还是祈求夜里下班不被人打闷棍更好些……

如果不是不愿耽误大庆会战,李源现在就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酒里放点头孢,这年月福尔摩斯来了都查不出来什么。

一群哈批,不知死活!

……

陈家大院泡,水面早就被冻瓷实了。

不远处有磕头机在二十四小时不停的作业着。

今日李源被迫放假,他打十二月九号到大庆以来,基本上一天没停,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了。

眼瞧着瘦了不少,工人们都要求他休息一天。

连他们都要轮休,更何况一个医生?

只是李源坚持工作,没黑没白的出诊,白天在工人医院看诊,晚上赶着马拉爬犁十里八乡的去复诊。

直到工人院长胡德泉亲自命令他放假一天。

李源也就没再强求,约上了等待多时的张芹、张虎姐弟来,来到陈家大院泡周围的芦苇荡里,抓野鸡。

头上戴着遮耳朵的狗皮帽,身上披着羊皮袄,都是王进喜妻子送的。

脚上则是靰鞡草鞋,穿着还挺舒服,是马家窑生产队老队长代表乡亲们送的。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李源这一个月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自然生出尊敬爱戴的心。

私人送的礼物李源一件不收,即便是野物也都送去医院食堂了。

虽然收一些草药,但肯定会还一份比草药还值钱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