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七章 张京之疑(第2/3页)

随着这个推测浮现的,是一缕不悦之情。

“用教外的力量掺和神教内部事务,还是来反对我所支持的事,顽固派仗着自己势大,行事真是肆无忌惮,不把我放在眼里。”小蝶感受到了某种恶意。

这种恶意叫作尾大不掉。

白衣派近来虽然发展迅速,但跟顽固派的整体实力相比,无疑还是差得非常大。眼下白衣派也就是借着对神战大军的掌控,对汴梁各个分坛的渗透,在汴梁显得力量大一些。

“魏安之有没有堪破对手的圈套?”

这个问题很关键,小蝶仔细寻思,“他是白衣派首领,不应该对白衣派的处境、跟顽固派的斗争形势没有把握——所以他今日大开杀戒的目的是什么?”

在魏安之已经杀了宣武军将士的情况下,有刘策这个神教上师现身,能够在神教立场上有效约束、威逼魏安之,再加上宣武军团练使,两相合力,本来可以迫使魏安之乖乖就范。

没想到的是,魏安之在极有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落入圈套、辩白艰难的情况下,既不束手就擒,也不当场逃跑,反而跟刘策、周岌打了起来,且还能稳占上风。

局势一下子僵持住。

“去查明今日风波的具体根由,半分蛛丝马迹也不可放过。另外,传众王极境高手立即过来。”小蝶下达了她的命令。

在全面把握整件事的面貌之前,她不会有任何轻举妄动,否则就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当然,她是肯定要支持帮助白衣派的,在能保住魏安之的前提下尽量保住对方。眼下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修为实力强过魏安之的人过去压制对方。

上师在院门外领命而去。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踏入院门。

小蝶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满脸可惜、遗憾地摇了摇头。

两刻时间过去了。

......

帅府。

听罢麾下修行者的禀报,张京眉头大皱,疑神疑鬼地看向郭淮:“神教疯了?竟然当街杀我的都指挥使?他们想干什么?”

“此事的确奇怪。”郭淮摸了摸胡须,他也觉得匪夷所思,看出张京的疑虑,他连忙道:“不过大帅也不必过于忧虑,神教不至于对我们不利。”

张京冷哼一声:“这可难说。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郭淮一时间无言以对。

张京这话不是无的放矢。

张京虽然接受了赵玉洁让他据城而守的建议,撤销了汴梁会战的计划,但这些时日以来一直在反复思量这件事。

疑虑随之越来越重。

他虽然经常采纳赵玉洁的建议,但并非对赵玉洁言听计从,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恰恰相反,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不要跟神教之间主从易位。

自从他接受赵玉洁建议,最近神教跟杨氏的来往明显多了些,虽然对方有意遮掩,但他身为王极境中期高手,还是能够察觉出一丝蛛丝马迹。

张京不得不怀疑,神教跟杨氏之间多了某种联系。

——事实确实如此。

杨延广允许神教在吴国传教不是简单一两句话的事,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比如说神教传教的规模,神教在吴国的地位,官府对神教的管理方案,神教与士大夫的关系,神教经义是否符合吴国统治需要,经书上的具体文字会不会与某些儒家思想相悖等等,都要仔细探讨。

有这么多问题亟待解决,神教跟杨氏的来往怎么可能不变得频繁?难道赵玉洁还能等战事结束过再去敲定这些事?她就不怕战争一结束杨氏反悔?

杨氏就算不反悔,各种条件打折扣执行都是大问题。

赵玉洁得趁着张京的基本盘还没有被战争吞噬,她能通过影响张京影响中原战局的这个时间段,赶紧与吴国把诸事敲定,安排神教进入吴国。

金光教没有王极境后期高手,两个王极境中期的修行者,一个是神教首席大上师得坐镇中枢,一个野心勃勃不能毫无保留信任,他们与吴国的来往主要是靠王极境初期的修行者。

大战在即,张京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盯着各方各面,生怕哪个环节出现意外。敌军兵临城下,他不得不变得多疑一些,对谁都不能也不敢完全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金光教与杨氏频繁来往的痕迹自然就被张京察觉。

金光教与杨氏多了联系与往来,张京怎么能不感受到威胁?

在此之前,金光教一直是全力辅佐他,帮助他征战中原建立霸业,双方利益捆绑,所以合作起来亲密无间。

张京麾下官、将与神教上师来往密切,藩镇方方面面都与神教密不可分。

要是金光教现在跟吴国变得亲密,乃至获得了吴国承认,可以在吴国进行传教,跟吴国结了盟,那他张京如何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