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二章 借势而为(第2/3页)

这些人里有褚元楠这样的神教资深上师,也有李虎这样的革新战士,也就是所谓新近加入的江湖修行者。

一日之内,他处置了二十几名行事不端,或欺压军中士卒,被士卒所忌恨,或祸害成武县百姓,引得百姓不满的军官。

此举为赵宁竖立了威信,军中神教教众与富贵子弟无不心神凛然——军官大多属于这两者,同时也为赵宁赢得了拥戴,普通士卒叫好不迭,成武县百姓拍手称赞。

有了这些效果,朱昱对赵宁的作为当然是持赞同、支持态度。

作为都指挥使,他也希望军中风气清肃、上下团结,奈何除魔军刚刚组建,各种情况并不好,他有心整顿军纪,却因为这种事得罪人,怕被张万里借机利用,一直没有出手,

如今有赵宁代劳,他乐见其成。

第三营中那些想要来到成武县后,对赵宁反戈一击的富贵子弟与教众,见赵宁不仅荣获高升得到都指挥使重用,还一上任就雷厉风行整顿军纪处理了这么多人,无不心中大骇,纷纷偃旗息鼓。

处理了许多军官,空出来的军职,赵宁当然是便宜自己人,那些被他从第三营抽出来,调查军纪的革新战士、可用的江湖修行者,填补了各级军职。

包括第一营、第二营在内的神教大军各营,本身就有反抗军细作、暗探,人数虽然没有第三营那么多,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现在他们有了赵宁在头上支持,李虎等军官在中间相助,做起事来当然是顺风顺水,效果出类拔萃。

经过菏泽村一役,李虎等大晋战士就如何在神教大军中进行革新战争,已经有了相当经验。

主要道路就一条:

第一步,让普通信徒战士认识神教上师、富贵子弟的真面目,破除他们对神教的信仰;第二步,催动军中上下对立;

第三步,竖立反抗军的正面形象;第四步,或尝试瓦解营队战力,或尝试改变营队立场。

......

“这两日魏上师整顿军纪,纠察不法,大伙儿都被折腾得不轻,今天难得出营换口气,咱们得不醉不归!”

城中一家普通酒楼,郝云、黄煌、许国正等人坐在一起举杯畅饮。

在场有十几个士卒,虽然大伙儿不是同一个营,但要么沾亲带故要么彼此熟识,要么是这两天新认识的臭气相投者,趁着轮值休息的时间,聚在一起吃肉喝酒,热闹一番,松快一阵。

“黄兄这话不妥,魏上师虽然折腾了大伙儿,但那都是为了我们好,试问除了魏上师,还有谁这么看重我们这些大头兵,会为我们出头?”

放下酒杯,许国正仗着跟黄煌交情深厚,毫不客气当场指出对方的错谬,“菏泽村一战,要不是魏上师,咱们岂能逃出生天?”

经许国正提醒,黄煌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立马自罚三杯赔罪。

而后,他感慨万千地道:

“许兄说得对,菏泽村一战,我们被反抗军夜袭,全军应对不利,大伙儿身陷危急之境,若不是魏上师掩护都虞候撤离,为大伙儿指明南村生路,并且留下断后缠住反抗军强者,最终还击退了对方,令反抗军心生畏惧不敢追杀,我们只怕早就成了冤魂!”

听他说起菏泽村之战,其他那些别的营的,还没有参与过战事的战士,立马来了兴致,纷纷询问战事细节。

对他们而言,战前多了解一些战争,战时就能多一分底气。

现在除魔军中只有第三营跟反抗军打过,这下有机会了解情况当然不肯放过。

他们都迫切想知道战场是什么情形,自己怎么做才好自保、杀敌,反抗军是不是真是什么怪面妖魔,有种种诡异之处。

黄煌与许国正见自己成了酒桌焦点,别人都认真听他们说话,当然是情绪高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恐自己说得不够详尽、精彩、震撼人心、出人意表。

郝云不时插两句嘴,免得话题跑偏、大伙儿关注的点不对,同时注意引导黄煌、许国正说出该说的内容。

于是乎,菏泽村之战的各种场景,生动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听到反抗军神出鬼没,悄无声息潜入村中,众人来不及应对就有很多人丧命时,众神教战士无不倒吸一口凉气,面露恐惧之色。

听到富贵子弟残忍无道,不仅不帮普通战士,还把他们推向反抗军时,众将士义愤填膺,纷纷大骂富贵子弟无耻恶毒。

听到神教上师言行不一,在战斗中只顾着帮助富贵子弟,而漠视普通战士的性命时,众人相继陷入沉默,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听到神教上师、富贵子弟以实力相逼,不惜当场杀人,也要驱赶普通战士为他们开道、吸引反抗军,导致很多人白白丧命时,众将士大惊失色,面如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