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挽狂澜于既倒(7)(第2/3页)

要是让天元战士都知道,他们神威无敌的大汗竟然战败了,且虚弱到必须调养几年的地步,那还不军心大乱?

做英雄不易,扮演神人,做大家的主心骨与信仰图腾更加不易。

元木真达成了他的目的,但这也就给他造成了巨大负担。

一套流程下来,眼下元木真虚弱得连手都难以抬起,恢复巅峰状态需要的时间势必更久。

这让他怎能不对赵玄极、赵宁等人恨到骨子里?

好在情况已经稳住,他不用再分心战事,接下来只要专心调息即可。

......

博尔术来到西河城,得知郓州军先一步撤退,而木合华正下令精骑追击,还让大军不在西河城停留,火速进发郓州城准备一鼓而下时,大吃一惊。

他连忙下令让精骑撤回,大军停止冒进,已登岸的部曲一部进驻西河城,一部在城外扎营,等二十万主力大军全部登岸后,再统一向郓州进发。

博尔术重新指挥大军,木合华有些失落。

他原以为博尔术受罚领罪,便到了他大展拳脚的时候,努力一番未必没有封王的机会。现在博尔术回来了,他就只能又回到副手的位置上。

“大王,大汗大败南朝皇帝,眼下齐军军心正乱,是我们趁势进击的绝佳机会,郓州驻军拢共不到二十万,绝对抵挡不住我们的猛攻,郓州旦夕可下!”

木合华对博尔术的部署感到不解,“大王为何下令大军暂缓攻势?”

博尔术轻笑一声。

他看木合华的眼神,充满了掌握更多信息,看到更多东西,有更多思考的智者的高高在上,说话的时候语气淡淡的,却充满了指点乃至是教训的意味: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汗虽然败了南朝所有顶尖高手,让我方士气大振,也令郓州军军心动荡,你却最遗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木合华心中不快,博尔术眼下的态度跟平时不同,让他分明的感受到了轻蔑的俯视之意,好像他是一个愚夫一般。

这打击到了他的自尊心,让他禁不住恼羞成怒。

但对方是统帅,两人高下有别,他只能忍着怒气:“敢请大王指点。”

“你一惯思虑周到,这么明显的事竟然没有想到,差些让大军陷入险境,实在是让本王很失望。”

博尔术居高临下的教训更加明显、用力,“你难道忘了,郓州军的主将是谁?”

“赵宁?”

木合华怔了怔,随即也反应过来博尔术的意思,不过他有不同的看法,“就算赵宁不同凡响,但战局大势如此,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还能反了天?”

博尔术冷笑一声,不屑的瞥了木合华一眼,“小觑谁也不能小觑赵氏的人,尤其不能小觑赵宁,这是临行前大汗对本王的嘱托!”

搬出了元木真的名头镇场,博尔术接着再用事实分析强化自己的观点:“你刚开始渡河,西河城就全军撤退,如此怯战岂是赵宁的作风?

“你下令精骑追击,却不知对方战力完整,若是对方半道设伏,你岂不是要损兵折将?这岂不是给赵宁重新振奋军心的机会?”

木合华很是愕然,他之前确实没想到这点。但他仍是不甘心,尤其受不了博尔术忽然可憎的面目,自尊心的受挫让他本能的继续反驳:

“西河城十分重要,等闲情况下,赵宁不会轻易舍弃,他既然主动撤走,就是知道没法接战,既然郓州军不能战,他又如何半道设伏?”

博尔术满脸失望,一副你怎么如此愚蠢的样子,“你也是亲眼见过郓州军作战的,其中有几支部曲是如何战力强悍、悍不畏死,你难道不知?

“别的部曲士气低迷,不堪一战固然是对的,但这些强悍部曲——也必然是赵宁倚重的可称心腹的力量,岂能一下子丧失所有战心?!”

木合华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博尔术的见解合情合理,没有任何破绽,再正确不过。

他心中虽然格外难受,但在现实面前不能不心服口服,只得低头行礼:

“大王英明睿智,卑职不能及。幸亏大王来的的及时,否则大军又要蒙受损失。之前的军令,是卑职下错了,请大王责罚!”

博尔术笑了,笑得颇为得意——这份得意,被他用欣慰之色作了掩饰:

“区区小事,又没真的给大军制造麻烦,谈不上责罚。引以为戒就好,不必太往心里去。”

他刚刚受了元木真的刑罚,起初木合华就在旁边,他的贤王、主帅威严,在木合华心中必然大打折扣,尤其是木合华刚刚还暂时统率了三军,难免野望滋生。

现在他回到了主帅位置上,自然要通过贬低木合华抬高自己的方式,展现见识上的优越感与压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