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一线光明(11)(第3/4页)

如果赵宁让麾下的修行者,逼得地方官吃不了肉,一品楼早就成了官府的眼中钉、肉中刺,被朝廷倾力围剿,根本不可能存续到今日。

说到底,正常情况下,罪大恶极的官员只是一部分,而吃百姓的血肉,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享受权力带来的尊贵,是绝大部分官员的利益。

可眼下不同了。

赵宁不再是民间力量,他是汴梁北面行营大总管,手握郓州生杀大权!

寻常时候,官吏欺压百姓也就罢了,可国战时期,官吏还滥用特权,处处高人一等,不把百姓当自己人看待,贪赃枉法吞食百姓血肉,怎么如何汇聚十成十的民力物力,投入到国战之中?

赵宁现在有权力、有理由彻底整顿郓州官场,也必须血洗郓州官府!

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往后的战争会是何等艰难。

眼见面前这群郓州官吏,相继展露出修为气机,做出放手一搏的姿态,赵宁嗤地一笑,轻蔑道:“萤火之光,也妄想与日月争辉?”

话音未落,他向前踏出一步。

轰的一声,王极境中期的修为之力,从他脚下如海潮般猛地爆发出来!

那些刚刚还气势汹汹,想要以众人之力之意志,让赵宁不敢对整个郓州官府动手的官员,一个个如遭雷击,就像是被扫起的落叶,纷纷离地吐血倒飞出去。

诸多官员大批衙役,横七竖八摔倒在地,没有一个人还能爬起来,都只能痛苦的哀鸣。长史更是骨断经折,趴在地上吐血不止,脸上刻满恐惧,连再看赵宁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了。

许猴子也在其中,跟众人不同的是,他是当场七窍流血而亡。

除他之外,还有两名衙役,也是气绝死在当场,鲜少有人知道,这两人就是殴打拾荒老者的差役——在一品楼的监控下,郓州城一切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赵宁的眼睛。

刺史府的官吏,都有哪些劣迹,是不是该死,同样有详尽记录。

狄柬之转头看到同僚的惨状,心中五味杂陈。

之前在府库的时候,仓曹主事何焕之都敢用群体意志,让他不敢对其下手,若非借助赵宁大胜之威,他甚至不能将众仓曹官员下狱。

而现在,赵宁动的是所有刺史府官吏衙役。

却没一个人能够挡他分毫!

“王极境中期......果然,只有绝对的力量,才能施行绝对的意志。”

狄柬之望着那些赵宁的随从——青衣修行者们,将众官吏押解带走,再度面向赵宁拜伏于地,心悦臣服:“有赵将军坐镇于此,实乃郓州之福,国战之幸!”

狄柬之顾不得赵宁会如何处置办事不力的自己,这一刻只因为郓州终于有机会汇聚所有力量投入国战,而觉得心头畅快、轻松。

“狄大人,从今日起你要记住,在我赵宁手下办差,就得不折不扣执行本将的军令,有豺狼虫蛇拦路不要紧,尽杀之即可。

“若是让本将的军令的打了折扣,那就不只是辱没了本将的威严那么简单,也会耽误本将的布局,那才是真的妨害国战大事。”

赵宁扫了狄柬之一眼,“你可明白了?”

“下官明白!”

狄柬之现在已经很后悔,早知道赵宁如此强势,之前无论碰到了怎样的阻碍,他都不该迟疑退缩:

“有赵将军在,郓州必能汇聚所有军力民力,成为牢不可破的铁城!”

赵宁不置可否,负手抬头,看向缀满夜空的繁星,自己对自己道:“军力民力吗?”

他刚才的所作所为,处理了郓州官府也势必得罪整个官场,甚至被大多数官员所嫉恨。

然而他从来没想过,要收服官府官员的心。

身为汴梁大总管,对皇朝官吏,凌之以威即可。

他在乎的,要收拢的,是军心民心。

军心民心,才是成大事的根基。

“今夜过后,诸多官吏被处理,刺史府势必为之一空,为免往后府衙运转不畅,你立刻去云家等地方大族,征辟良才补缺。”

赵宁终于肯示意狄柬之起身,“稍后本将也会上书朝廷,请朝廷派遣官员下来,不过这事你不要抱太大期望,用好地方良才才是正途。”

末了,他指了指还跪坐在地上,吓得已经失禁的年轻公子与妇人,“把这两个人带走,丢入大牢。”

狄柬之拱手领命。

他心里觉得疑惑,不明白赵宁为何要说,对朝廷会派遣官员下来这事不抱期望,但见赵宁无心解释,他也没法深究:

“将军此番血洗刺史府,固然对大局有益,但一下子处理这么多官员,陛下跟朝廷会不会降责?某些朝臣会不会趁机攻讦?”

赵宁轻笑一声,不以为意:“他们不会有那个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