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大军压境(下)(第2/3页)

在他们的预计中,将士们应该迅速突破雁门军防线,以不可阻挡之势攻下关城,杀入关内,不说将雁门军打得四散溃逃,至少也该让对方节节败退。

但现在半日过去了,关墙仍然被雁门军牢牢握在手里。

北胡军一波波汹涌澎湃的进攻之势,连城墙都没有完全淹没,就被一次次打得犹如退潮的水一样,无力败回。

巨浪淹没礁石的情况没有出现,战场反而成了潮汐不断涨落之势!

战局胶着,双方竟然势均力敌!北胡军没取得进展占到便宜不说,还被雁门军仗着关城地利与防御工事,给按着脑袋打,明显处于下风!

这大大出乎察拉罕跟萧燕的预料。

“雁门军将士不多,修行者却太多了,御气境跟元神境多得不合常理!”察拉罕面色如铁,率先说出了自己的观察结果。

“依照惯例,一万南朝军队中,元神境三到四人,御气境二十人左右。凤鸣山之役时,除却安思明所部嫡系,雁门军中的修行者大体保持这个数量。”

萧燕声音低沉,她的分析有准确数字,“也就是说,南朝军队的元神境,只存在于五千人一营的都指挥使这个级别,御气境是五百人一指挥的指挥使上下的校尉。

“而眼下,情况明显不同!”

在北胡大军中,千夫长就是元神境,万夫长必为元神境后期,一个万人队里有元神境十多人,御气境百余人。

天元可汗能够在大齐盛世的巨大国力面前,仍然保有南征取胜的把握,这是最大依仗。

“目前出手的雁门军元神境,已经超过百人,御气境多不胜数!”察拉罕语气凝重。战况之所以是眼下这种面貌,这是最大原因!

他眼中交织着疑惑与沉思之色:“放在南朝,这至少是三十万大军的配置。哪怕是在我军之中,也得十万大军才有这个修行者力量!”

他看向萧燕:“难不成,赵氏把他们所有的修行者,都集中到了雁门关?”

“那也没有这么多!”

萧燕眼帘低垂,她对大齐情况很了解,“在南朝,十八将门十三门第中,每个世家拥有的元神境数量,在三十到五十之间,而且大半都有官职,不可能轻易离开职守。

“就算赵氏倾尽力量,也弄不出这么多修行者来!”

说到这,她情不自禁深吸一口气。

乾符六年,她在谋划通过代州之事,戕害赵氏修行者时,就对赵氏实力有详尽调查。

彼时,包括在雁门军、大都督府任职,于各地主持赵氏产业的赵氏族人,赵氏举族修行者不过数百,元神境只有四五十个而已!

“会不会是有别的世家,派遣了修行者过来襄助赵氏守关?”察拉罕只能想到这个可能性。

萧燕果断摇头:“同盟世家,或许会派遣几个高手过来,但派出这么多修行者根本绝无可能!况且大战在前,每个世家都有自己的职分,把修行者都派了出来,他们自己怎么办?”

察拉罕心里着急,有些恼火的道:“那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修行者,究竟是怎么回事?”

萧燕只能想到仅剩的一个可能性:“江湖修行者。”

“江湖修行者?”

“南朝跟我们不同,我们的修行者都是部落勇士,此番全在出战之列,但南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间有许多修行者,若是他们大举汇聚到雁门关,那出现眼前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

察拉罕眼神闪烁:“果真是这样?”

萧燕没有接话。

她知道这个可能性也很低。

大齐的江湖修行者,就算共赴国难,那也得是国战不利,天子号召四方义士勤王、不吝官职封赏之际,哪有大战刚开始,就有这么多江湖好手到来的?

察拉罕继续观察战场。

半响,他缓缓道:“沙场决胜,除了修行者,再要比拼的就是兵器军备。”

萧燕道:“我们现在不缺甲胄不缺利刃,此番对战南朝军队,这方面我们几乎没有劣势。”

“要取胜,没有劣势不够,得有优势。”

“天狼弓就是我们的优势。”

“可现在这份优势也没了!”

萧燕朝战场看去,眉宇间覆上了一层寒霜。

这一点,其实她也早就发现了。

雁门军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符弓:紫晶石符弓。

萧燕在燕平那些年,见过紫晶石符弓,凤鸣山之战末尾时,紫晶石符弓也出现过。论性能,紫晶石符弓相比于天狼弓,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紫晶石符弓昂贵,乾符七年也就出现了一千之数。

可现在,根据观察与推算,雁门军中紫晶石符弓的数量,几乎达到了一万!

这么多紫晶石符弓出现在雁门军,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么多年来,刘氏紫晶矿场产出的紫晶,几乎都用在了制作符弓上,而且没有一柄符弓流入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