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心腹大患(第3/3页)

为民做主的官员少之又少,愿意为了百姓而把官吏依照律法治罪的,更是凤毛麟角,但凡出一个,就会青史留名,被大书特书。

魏无羡深吸一口气,吐出了三个让赵宁无比意外的字:“赵玉洁!”

赵宁收回了看魏无羡的目光。

他没有问为什么会这样,也没有问这是怎么回事,自顾自陷入了沉思。

魏无羡端起酒杯,送到嘴边又放下,他回京早,闲了半年,平日里就注意朝野风向、大小事务了,所以知道的情况不少。

赵玉洁手握朝堂大权后,一方面肆意打压世家,一方面扶持寒门官员。现在的京兆府尹就是赵玉洁的人,而且是个罕见的能吏,名叫张仁杰。

这个张仁杰,与另一位寒门能吏狄柬之,并称双杰。

这两年来,赵玉洁势重朝野,连宰相都只能做个应声虫,皇朝权力被她牢牢握在手中,靠得可不只是皇帝老儿的支持,与心狠手辣、党同伐异。

光靠狠是站不稳的。

现如今的朝堂局势,多方制衡,平衡还没打破,若是仅仅施展重压手段,迎来的必然是反抗。更何况赵玉洁还只是一个后宫女人,她来做权臣,莫说世家不满,寒门官员也未必都服。

她聪明就聪明在,在世家、寒门之外,新开辟了一方天地。这方天地,就是百姓。

她麾下的爪牙,会勾心斗角恶毒算计的,都用来对付世家;而更多资质平庸,亦或是品行端正的能吏,则用来为百姓做主,让她可以获取百姓的支持。

这天下,还有比惩办贪官污吏,更让百姓拍手称快的事吗?还有比为百姓主持公道,更能让百姓归心的事吗?

所以这几年,皇朝上层虽然因为权力之争,而没少头破血流,发生种种大事,闹得沸沸扬扬,被史官所记述,但在皇朝中下层,吏治其实是在好转,盛世依旧在向前推进,很多百姓都得到了切实好处。

后者对赵玉洁这个“内相”并无恶意与排斥。

很多人还相当拥护。

眼下燕平城的百姓在茶余饭后谈论“二圣临朝”这件事时,并没有声讨赵玉洁之意,有看热闹的心态,却没有要反对的意思。

真正对赵玉洁口诛笔伐的,是利益被她侵犯的权贵阶层,以及出身、地位不俗,秉承礼法之道的书生士子。

市井百姓也好,乡野平民也罢,他们的遭遇与事迹,不会见诸于史书,但他们在当下的人心向背,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上层人物的命运。

正是靠稳步推进盛世的政绩,与平民百姓的相对拥戴,赵玉洁才能笼络如张仁杰、狄柬之这等有才能,有抱负的寒门官员;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她的地位才能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一直相对稳固,并且不断壮大。

比起徐明朗这个只知上层权贵,不知下层百姓的宰相,赵玉洁高明了太多。

赵宁想明白这些,眉宇间凝结出一股肃杀之气。

“赵玉洁这臭婆娘,终究是成了心腹大患。”魏无羡一口喝干杯中酒,“眼下她跟皇帝老儿图谋废后,若是真让他们做成了,咱姐可怎么办?”

昔日在巡城都尉府当差时,赵七月没少给赵宁跟魏无羡送饭,虽然她的饭菜未必好吃,但这份情谊却让魏无羡铭记于心。

“心腹大患?”赵宁忽的哂笑一声,“她成不了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