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相争(第2/3页)

在他看来,杨佳妮明显是精力过于旺盛,根本闲不下来。

“这也合理,毕竟她吃得多。”他正如此腹诽,重重帐篷外的不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巨响。

紧接着就是烟尘云起,没多时,一个又一个雄壮如牛的达旦部勇士,就被抛上了半空,手舞足蹈的落下,叫声凄惨。

两人面面相觑,还没决定要不要过去看看,就见一个个衣衫华贵,修为不俗的达旦部强者,从那边四散跑了出来,一个个手脚并用的样子,惊慌的就是兔子。

他们一面跑一面喊着我们认输、甘拜下风之类的话,只不过大多用的是草原语言。而杨佳妮正拖着丈二陌刀,在后面锲而不舍的追杀他们。

场面热烈。

赵逊面容有些僵硬,“这些可都是元神境修行者,还不乏元神境中期,杨氏这妮子也太强了些吧?”

赵宁呵呵两声,动作麻利的转身进帐。

杨佳妮明显已经打红眼了,可不好让对方看到自己。

王帐。

坐在富丽堂皇王座上的达旦可汗,此刻就像是一只发怒的老虎,须发皆张,满面煞气,眼神阴沉得可怕。

只不过是一只坐着的肥硕老虎。

帐中跪在地上的商贾们,战战兢兢,连头也不敢抬。

年轻的浑邪王巴图,掩饰不住眉宇间的得意、兴奋与希望,像是即将上战场的将军。

而未到中年已经大腹便便,性子不温不火的达旦太子,则是眉头紧锁。

“大汗,契丹部已经在备战了,这就说明赵将军的消息是真实的!如果我们不立即点兵应对,只怕事到临头了,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巴图迫切的希望战争快点儿爆发,希望达旦部出兵配合齐军横扫草原,“请大汗下令,让我们立即调集兵马,主动出击!”

达旦太子瞥了巴图一眼。

诚然,对方的话很有道理。

但他俩是对头。

所以对方赞同的事,他就必须反对。

不管对与错。

“大汗,调集大军陈兵边境是大事,不能轻率为之,否则就算契丹部没打算进攻我们的,也不得不起兵了。”

达旦太子语速比较慢,话说得一板一眼,好似每个字都充满了道理,“我们应该先遣使契丹部,询问他们调集兵马的原因,再多派探子去侦查。”

听到这话,巴图气得满脸通红,“对方分明是蓄谋已久,我们不立即应变也就罢了,还遣使、侦查,这岂不是平白贻误战机,给对方时间?!”

说着,又向达旦可汗行礼,要请命出战。

达旦可汗烦躁呵斥一声:“行了,不必争了!”

他很了解巴图,知道对方有意太子之位,想要建立战功强大自己;同时他也了解太子,清楚对方做什么事都以保全自身地位,打压浑邪王为重。

所以这两个人的话,他都不能全听。

太子是他立的,他当然是希望对方继位。但那得是在他死后。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他必须将权力掌控到最后一刻,不能早早被太子驾空。

这也是他扶持巴图跟太子分庭抗礼的原因。

如果没有他的“喜爱”、扶持,在王庭已经有太子的情况下,巴图哪里能有那么些支持者,可以跟太子分庭抗礼?

不过,这个扶持也得有个度,不能让巴图真把太子压下去。

在他心里,巴图性子急躁、不稳重,考虑问题不全面,不能统率王庭。

但正是因为巴图不那么出众,他才会选择让巴图跟太子相争。

如果巴图能力过强,比太子还能干,那两人相争的结果,就有可能是势均力敌。权力斗争过于激烈,会引发王庭内部混乱。

另外,他将死的时候,若是巴图势力过大,他恐怕也很难直接收回巴图的权力;他死之后,巴图甚至可能不服、“造反”,强行抢夺可汗之位。祸患无穷。

这就是巴图只是一个普通王爵,而不是左、右贤王之一的原因。

“战争危机事关部族存亡,不可姑息,却也不能轻举妄动。遣使去契丹部就不必了,得派个眼光敏锐、能当大任的人,去迅速查清这件事。”

达旦可汗说着,目光在太子跟浑邪王身上来回寻梭。

“大汗,我愿意去!”巴图连忙下拜请命。虽然达旦可汗的反应跟他的预期不符,但事到如今,他必须争取这个差事,掌握主动权。

达旦太子一见巴图都请命了,自然不能落后,“大汗,还是我去吧!”

虽然他觉得自己堂堂太子,去做这种奔波劳碌的活计很掉分,但他怎么都不能让巴图得逞。作为对头,凡是对方想做的事,他都必须抢过来。

若是巴图查明了这事,那么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对方就可能顺势领军征战,而他作为不相信战争危机的人,到时候在道理上很难跟对方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