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红联村其实距离曙光电缆厂生活区并没有多远。

这么些年来不曾再次踏入村里, 现在恍惚间四处看看,难免想起年少时一家子生活在村里的记忆。

以前红联村多以老木头屋子为主,如今许多都成了红砖楼, 条件好的还建了两层。

王达源家的屋子就是两层。

老大王贵福一栋, 老二王贵德一栋。

两栋房子面对面建造, 中间是个地坝,面积少说两三百平。

“先坐,先坐。”

旧友重逢, 还是幼年时天天黏在一起的玩伴,王贵德兴奋的情绪难以掩饰。

不等秦海坐稳,一双眼睛就上下打量起来。

“王二哥越活越年轻,哪像是我……”

王贵德比秦海就大几个月,小时候两人站一起瞧着像是差了好几岁,现在看去还是相差几岁。

小时候秦海黑瘦个小,瞧着比同龄人要小好几岁。

岁月蹉跎多年, 他看着倒是比王贵德老了好些。

两人过得是什么日子, 是一目了然的事。

“那只是外人瞧着年轻而已,我头发早全白了,这全是去理发店染成的黑色。”王贵德苦笑摇头。

真说起来, 他倒是羡慕秦海得多。

“都不容易啊!”秦海叹。

他们这一辈人, 没几个活得轻松, 最苦最难的日子全都经历过, 老了老了好不容易才过上几天好日子。

“不说那些!”王贵德摆手,想起刚才说秦海有事专门来红联村,顺口问道:“你来村里找谁?”

“孙茂才。”

王贵德看向王达源夫妻。

他多年没回寿北, 早就不知道村里的情况,对孙家的情况更是不了解。

“孙茂才?”

王达源皱眉, 孙茂才正是红联村的上一任村长。

十年前说是去北市投奔女儿一家,后来应该是发生过什么事,五年前一家子又回到了红联村。

“他走之前卖了房子,回来之后一家子租的村里的公屋。”王达源说。

孙茂才当村长时做下不少恶事,王达源一直怀疑当初举报王贵德的人就是孙家。

苦于没有证据,王家从不和孙家多来往,对于孙家的情况了解得也只有这么多。

“难怪一直找不到。”秦海眉头紧锁,思绪瞬间万千。

因为两家关系不好,王达源没有追问秦海找孙茂才干什么,聊了两句就把话题往其他话题上扯。

叙旧结束后,秦海才撑着膝盖站起来。

“我去孙家看看,有些事还是要问清楚。”

王贵德不知道父亲心里老早就怀疑孙茂才,秦海站起来也跟着站了起来。

“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王贵德回来两天还从没去村里转过。

村里估摸着也没几个人能认出他来。

两人从王家出来,沿着村里的青石板路一直往旧祠堂走去。

村里的人不仅认不出王贵德来,这一路上就连秦海都没人认出。

他们就是两个陌生人,经过的人只是好奇地回眸看上两眼,便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去了。

孙家住的房子是祠堂后院,四间平房,两间厨房。

门口有人影走动,好像是两个十一二岁的姑娘。

“小姑娘。” 秦海叫住孩子,清了清有些发痒的喉咙,终于下定决心开口问道:“我们找孙茂才。”

开口前一秒,他想转头离开。

可一旦问出来,反而更加坚定了念头。

“你们找我爷爷?”

“嗯。我们是红联村的人,专门来看看老村长。”

小姑娘看了眼空着手的两人,暗暗撇嘴。

她都看得出两人不是专门来看爷爷的客人,肯定又是来要钱的人。

不过一想到妈妈交代过,不管谁找,只管把人往屋里带。

“我爷爷在屋里睡觉,我带你们去。”小姑娘说。

孙茂才没有住在屋里,小姑娘带着他们往屋子后边东拐西拐,最后停在了一间破旧不堪的屋前。

不应该叫屋子,因为秦海一眼就看出,这是集体时大队上专门用来养猪的猪圈。

棚子用青条石垒砌,茅草屋顶。

臭气熏天。

气味竟然比当年养猪时还要臭,是那种令人作呕的恶臭。

小姑娘把人带到门口就不肯再进去,一只手捂着口鼻一只手朝门口指了指。

不等秦海问,飞快地跑没影了。

“我记得小时候孙茂威风得很,怎么现在成这样了。”

王贵德也难逃臭味攻击,被熏得连连几个干呕,取下眼镜忍不住抹起眼泪来。

臭味不仅攻击鼻子,连带眼睛都不放过。

秦海顾不得臭,一秒都不带犹豫地抬腿走进了屋里。

擦干净被泪水糊住的眼睛,视线里只有秦海留下的背影。

王贵德站在原地想了想,最后还是选择跟上去一看究竟。

看秦海什么都顾不上的样子,肯定有极其重要的事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