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5页)

“妈,好好吃!”

秦庆军让大女儿分三份,可孩子硬是掰成五份,还给爸妈都留了些。

腊肉的油都沁到了豆腐里,一口下去满嘴都是肉香。

米粥里的黄色东西钱庆军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这碗粥的鲜是他从来没尝过的味道。

呼噜呼噜喝粥声中,路过的大院邻居突然停下脚步。

“你们上哪买的包子和粥?我在门口都闻着香味了。”

“没买,是报刊亭小吃店送的粥,你也快跟媳妇去领。”

“不要钱!”

问话的人眼睛刷得亮了起来,急迫地问。

“没要钱,有孩子的还能领包子馒头。”钱庆军赶忙道。

男人二话不说,转身就往家里跑。

钱庆军赶忙追出门去:“记得带身份证,要不领不着。”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周围片区的人都知道朝霞街的商铺在发粥和包子。

赶往朝霞街的人越来越多。

***

报刊亭小吃店。

天空乌糟糟的还是没有半点放晴的意思。

秦溪他们才刚到,就发现店门口已经站了好几个冻得瑟瑟发抖的人。

一问才知,这些人都是昨天没领到粥,今天又怕领不到所以早点来。

第一天的发粥很顺利,秦溪只发中午那一顿,大概送出去上千份左右。

按照店里存粮的速度,应该可以支撑四天左右,之后她也将成为兜和脸一样干净只能等待道路疏通的百姓。

“昨天我们大院里,只有一家人领到了你家的粥,太香了!”

其中有个年轻妇女感慨道,虽说她也拿到了隔壁家的粥,可还是忍不住觉着报刊亭小吃店的更香。

“妹子,你粥里那个黄色的东西是啥?”有大娘好奇问。

“是干扇贝肉,熬汤煮粥都好吃。”秦溪回。

反正烧水还得一会儿,秦溪就拿出泡发好的干海货给大家看。

“等这该死的大雪化了,大娘就上你家来买点这个干海货回家熬粥吃。”大娘吞着口水说。

她家有些存款,可眼下那真是有钱无处花,就是三林巷都买不着吃食。

大娘牢牢记下,心里发誓买到米之后一定要买回家自己煮来吃个够。

为了还原味道,她还特意看了秦溪熬粥的过程,真是下了番功夫。

粥煮好,照常开始发放。

第一天的顺利并没有延续到第二天。

忽然,秦望家看了眼把身份证递上来的一个阿婆:“阿婆你刚才已经领过了,现在不能领了。”

“我没领过。”阿婆嚷嚷。

“这不是你的名字吗?我记得你刚才还带着个孩子来着。”

秦溪回眸看去,秦望家还仔细地描述出了娃娃右脸上的痦子。

所以登记身份证的活交给他干,这惊人的记忆力不正在此刻派上用场。

“我说没有来过就没来过。”老婆子还不肯承认:“我跟我们家那口子才刚来。”说着指了指身后狗搂着背的大爷。

秦望家看了眼大爷,无语:“大爷你今早也来过,穿了件黑棉袄。”

两人面上有点挂不住,一口咬死了自己没来过,非说是秦望家记错人,一会儿又说身份证被人偷了。

看她作势要坐地上演泼妇撒泼那一套,秦溪冷冷的声音传来。

“我家的东西,想发给谁吃就发给谁吃,不止今天不发给你吃,明后天你也领不着。”

老爷子的脸皮比婆子要薄些,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事,赶忙去拉婆娘起来。

秦溪又说道:“秦望家,你记下这个人的名字和长相,以后我们家的粥她都不能领。”

“好!”秦望家高声道,还不忘给两人再拉点仇恨:“你们重复领,叫后面的人吃什么!”

在众人的目光谴责中,两人灰溜溜地往街道里走去。

没多会儿,就又钻入了另一家门口排队领粥的队伍中。

就刚才这边的动静,看到的人多得很,两人刚进队伍就被骂了出来。

“咱们眼下是要渡过困难,不是为了占便宜。”秦溪又高声对队伍说了句。

就算同是领粥,大家当然愿意往好吃那家先来,秦溪家门口排队的人无疑最多。

有了这一出,此后两天队伍里在没人敢重复来领。

到第四天,秦溪店里的存粮告罄,第一批输送物资的车也开到了寿北。

但……这并不意味着交通枢纽已经畅通。

正因为有人进来,大家才知道了城外的情况有多严重。

路面结冰情况严重,动用化学除雪剂,雪化的速度还是很慢,除非技术高超的驾驶员,否则不敢轻易上路。

所以气温回升前,寿北城内的物资依旧是稀缺状况。

秦溪以为,店里什么都没了,应该已经没人会惦记了。

大家都各回各家,秦海和张秀芬也毁回了自己家。

也正是由于一时疏忽,导致秦溪遭受了第二次店被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