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页)

“我相信闺女的眼光。”

“行行行!你说了算。”

毕竟是没有发生的事,秦海杞人忧天还是早了点。

再说他闺女是要当老板的人,以后谁配不上谁还不一定呢。

***

蝉声不再像初夏时那样焦躁迫切,吹来的风也带上了丝丝凉意。

寿北市一年之中气候最舒服的季节来临,街道上更是悄无声息地多了好些穿鲜艳颜色的女性。

各色连衣裙成了这个夏天最大的点缀。

报刊亭小吃店。

秦雪踮起脚尖把牌子挂到架子上,然后转身马上招呼秦望家和包志明去看。

“看我写的字怎么样?”

“没三姨写的好。”包志明瞟了眼,立即跑开。

秦望家要给面子点,装模做样地看了一会儿说:“四姐,我觉着咱们还是挂三姐写的吧,你……”

他很想说着几个字跟狗爬的一样,最后那个店字好像还多了横。

前天三姐刚教过那个字。

“你们懂什么!”秦雪叉腰,理直气壮地表示:“我这叫艺术字,和对面电影院的海报一样。”

秦望家挠头,虽然他认识的字没那么多,但好赖还是能分得清楚。

“我去帮三姐腌黄瓜。”

天气好,秦溪把帆布全部卷了起来,锅灶也推到前边空地。

今年天气好,盛夏里黄瓜结得又多又大,菜站里就卖三分钱一斤。

赶着下班前去还能搂底,一分钱就能买到别人挑剩的歪瓜裂枣。

秦溪一口气买了好几十斤,做部分酱黄瓜当做小菜,剩下的就切厚片晒干。

一天暴晒,黄瓜失去水分变得蔫吧就可以收起来,要用的时候开水一泡就成。

“秦溪同志。”

中午饭点儿刚到,法院门口就陆陆续续走出来群职工。

经过口口相传,秦溪这个小摊的口碑在法院内部都传开了。

一天三顿吃不起,两三天出来吃一顿打个牙祭还是成的。

特别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男女们,秦溪这个摊子不知不觉还承担了相亲的地儿。

有相熟的人见秦溪在,连忙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今天刚发工资吧?”

秦溪抬起头,瞧见来得人不少,立刻笑着说出了真相。

只有刚发工资前几天,出来吃饭的人最多。

“晒干的黄瓜?”

尹鹏把饭盒放到窗口,又折回来帮忙,凑近了闻到淡淡的黄瓜味儿,才发现这哪是什么萝卜干,就是黄瓜。

“晒干了冬天再拿出吃。”秦溪回。

“黄瓜没水分了能好吃吗!不会嚼不动?”

“我正好泡了点,一会凉拌点给你尝尝?”

相处下来,秦溪觉着尹鹏为人其实还挺不错,最重要的是这位也是个吃货。

前几天跟秦溪唠叨,发了工资立刻要分成三份,大部分交给媳妇儿,一份孝敬父母,剩下的就用来吃饭。

两个读小学的双胞胎女儿也喜欢吃秦溪做的饭菜,经常吵着让爸带豆腐回家。

作为吃货同盟,两人迅速地熟悉起来。

“成啊!好吃的话我也让我妈跟着学学。”

尹鹏大咧咧往椅子上一坐,余光一移动立刻就注意到了趴在桌上写大字的秦望家。

“前几天我听秦海叔说要给秦望家找学校,找到了吗?”

秦溪无奈摇头。

按照年纪,秦望家应该读初中二年级了,可他明显只能从小学一年级学习认字起。

跑了好几所学校,都得到无法接收的回复。

为这事,秦海夫妻快跑遍了寿北市的小学,今天一早还提了礼物专门去托关系。

“我看这孩子挺认真,比我家两个姑娘强了不知多少倍。”

尹鹏走过去,看秦望家写大字,一笔一划,端正得都把作业本写出了印子。

看着看着,他又往前走了两步,随后朝秦溪招手。

“秦溪同志,你来看你弟弟写的这几个字?”

“怎么了?”秦溪疑惑走过去,尹鹏弯腰食指指向作业本上一排整整齐齐的秦字:“你看这几个字,写得和你的简直一模一样。”

字体大小,笔锋弧度,就连秦字的一撇一捺都看不出任何区别。

“你弟弟的观察力也太了不起了。”尹鹏赞。

如果不是第一个字是秦溪用红笔写得作为示范,恐怕和这几个字混在一起根本分不出来是谁写的。

“尹科长,你说把这几个字送到咱们证物科进行检验,徐老师他们能分辨出来吗!”

尹鹏的同事黄有志惊奇地试问。

他作为书记员,是完全没看出这几个字之间有什么差别。

“看是肯定看得出,不过……”尹鹏摸了把秦望家的脑袋,苦笑:“你们别忘记了这小子是刚学写字,如果经过专业训练……”

那说不定真能做到以假乱真,既能成为维护正义的帮手,也可能成为难以找到破绽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