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二合一(第2/4页)

本以为周璟承出去个小半日,就会找借口上来了,谁知之后一连五六日,没有时归的邀请,周璟承再没上过马车。

他白日多半是在马上,等到了晚上休息时,才会随便找一驾马车,上去小憩片刻,然等到转天天明,每每时归醒来时,车窗外已经又出现了熟悉的身影。

就算这样,没有时归的主动搭话,周璟承也没有哪怕一次来打扰他,就是目光都少有对视的时候。

几天过去,时一和时二都看出些许不对,侧面与时归打探:“小妹跟太子可是起了争执?太子怎一直不来了?”

时归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可能、大概、或许……殿下喜欢骑马吧。”

这话着实敷衍,但不管时一他们再怎么追问,时归也不肯多说了,两人只得作罢。

没了太子的存在,时归也想了许多。

只看周璟承那日问话时的姿态,想娶她做太子妃的想法,分明不是临时起意的,也不知筹谋了多久。

抛开她的反应暂且不谈,反是前两年阿爹与太子之间的摩擦,模模糊糊地现出了缘由。

倘若太子是从几年前就有这个想法的,又恰好被阿爹知道,只看当年在东阳郡,阿爹曾误会她与祁相夷有什么时的态度,就能猜出他对太子的看法了。

再想到阿爹曾再三说与她的——

太子可不是什么好人,还是远离些好。

一切都对得上了!

时归竟不知是感慨阿爹嘴严,还是该感慨太子能忍,至于被夹在中间的她自己……

时归俯身将脑袋埋进薄被中,试图逃避这一难题。

回京的路程足有两个多月,总不好让太子一直在外面。哪怕周璟承自己没什么意见,后面尚有那么多朝臣,难保不会生有微词,再牵扯到时归,那就不好了。

再说了,时归也不忍见他一直沉默地跟在后面。

在做过几次心理建设后,时归终于让时一帮忙带了句话,请太子殿下上车喝一杯暖茶。

奈何因这几日的疏远,两人再坐到一起,谁也不好开口。

就这样一杯连一杯的茶水下肚,时归第一个撑不住了。

她目光躲闪着,慢吞吞地问道:“眼看晌午了,不然吃些东西,先不喝茶了?”

周璟承同样苦不堪言,当即放下了手里的茶盏。

因车队还未驶出荒野之境,路上的吃食仍以干粮为主,硬巴巴的馍馍泡在热奶粉中,口感实算不得多好。

时归本想趁着吃饭缓和一二气氛,见此菜色,也只能讪讪地偏过头去,总不好点评干粮的好坏了。

就这样,一整天的时光都在无尽的沉默中度过。

之前周璟承未表明心意,还可以说是兄妹同乘。

但眼下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管时归是否接受,若再借着兄妹的由头宿在一起,既不合规矩,也是对时归的不尊重。

临近傍晚,周璟承主动提出:“孤去后面的马车休息了。”

时归愣了一下,不等回神,就见周璟承匆匆离开。

等对方的身影彻底从视野中消失,她才砸么出一点味来。

于是,等到第二天时,不及周璟承说话,时归先道:“这毕竟是殿下的马车,总不好叫殿下一直躲避,不如我去后面吧?万俟部落的祸患已除,想必路上也没什么危险了。”

见周璟承颔首,时归就当他是同意了。

谁料外面的天才见暗,周璟承这次连说也不说了,直接下了马车,按着前几日的路线,自行去了后面的车上。

一连数日,始终如此。

转眼入了大周内地,沿途的城池多了起来。

这般周璟承就有了脱离队伍的理由,带上三五护卫,乔装去临近的郡县里转一转,再捎带些什么。

一开始,众人只以为太子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去了。

可太子出去几回,每回都会带些吃食衣用来,吃食带得多一些,尚能给后面的臣子们分一点,但衣用等物,只待上了太子的车驾,那就别想再看见影儿了。

“我刚刚瞧着,殿下是买了香脂回来?”

“好像是香脂……但殿下一个男人,用香脂做什么?”

“殿下兴许用不到,可殿下的马车上,也不止他一人啊!”

“啊?大人该不会是说……”

“噤声噤声,可不敢乱说话!”

他们的车马外可是有司礼监甲兵的存在的,万一他们哪句话说错了,周周转转传进了司礼监那位掌印的耳朵里。

说话的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打了个寒颤。

时归自然不知旁人对她的议论,她只是为车厢里越来越多的东西感到烦恼,什么香囊团扇手书膏脂佛手香,这些东西小巧精致,又能长久存放,只消一个小地方,放着也就放着了。

可在她对面的桌子上,除了要当晚膳的热包子,另有许许多多的果腹糕点小零食,每一样都要占桌面的很大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