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三合一(第3/7页)

早蒙学初办时,就有从蒙学毕业的学生可以直入国子监学习的传统,多年的结果也证实了,从蒙学出去的学子,不说一定会比外面的强,但总不会落后太多。

结业考试不再以优良评定,只分为通过与不通过两种。

但这么多届学生送下来,不通过的寥寥无几。

时归听卓文成说,这届上班的四十几人里,其中一半都要继续去国子监,余下的一半要么是女子,要么就是受家族荫蔽,哪怕不去国子监,来日也能有好出路。

卓文成自认不是读书的料,早前就与家里人商量过了,不再继续往上读。

且将军府也没想着靠他打入文臣中,对他唯一的要求,也就是不闯祸罢了。

还有十几个女学生,如今都是十三四岁,正是可以相看说亲的年纪。

虽说能到官学念书的,家世都不算平凡,但愿意把女儿在家多留几年的,也非全部人家。

更有自小就订了娃娃亲的,就等着姑娘一从蒙学离开,紧跟着就要成亲了。

对于这番结果,姑娘们很难说愿与不愿,偶尔在学堂提及到了,也只是一笑而过,并不评断。

与她们相比,许家姐妹至少还有一两年的缓冲。

听说这些事的时候,时归很难说清她的心情。

只从学堂离开后,她硬是在书房等到了亥时,中途一度瞌睡,雪烟和云池劝了又劝,也没能打消她的主意,一定要等阿爹回来。

待见了阿爹后,她又一头扎进阿爹怀里,声音闷闷的:“阿爹。”

时序听出她声音里的不对劲,下意识以为:“阿归可是受委屈了?”

这话说得有些没道理。

几年过去,整个京城谁人不知——

掌印收了个“干女儿”,宠得跟眼珠子似的,掉根头发都要追究罪魁祸首。

就算是为了自己头上那顶乌纱帽,也不敢给时归找不痛快吧!

时归嘟囔了两句,因太过含糊,实在是听不清。

她呜呜囔囔了好半天,才不好意思道:“阿爹,你有想过,什么时候让我嫁人吗?”

此话一出,时序眼皮子紧跟着就是一跳。

他的脸色顿时就不好了,咬了咬后槽牙,尽量控制着语气:“阿归可是听了什么闲言碎语?还是碰上什么心仪的人了?若是后者,不妨跟阿爹说一说,阿爹去帮你……”

宰了他!

时归没听出他言语中的狠厉,只摇了摇头:“都没有。”

“我就是听说,有好几个同窗都定下来亲事,估摸着也就这一年里,就要嫁人了。”

“阿爹,我不想嫁人,我还想陪着你,你别着急让我嫁人行吗?”

说着,她将脑袋从阿爹怀里抬起来,一双纯粹清澈的眸子里全是哀求。

时序意识到自己误会后,先是松了一口气,而后又有些好笑。

他捏了捏时归的耳朵,笑道:“我还当是什么事了。”

“阿归什么时候听过我要给你说亲事了?一直以来,反是我劝你不着急吧?”

“不过阿归既问了,那阿爹也与你明确说一遍,成亲这种事,在咱们家里,除了当事人,外人谁说了也不算,便是我,也无法左右你的决定,嗯?”

“阿归若不想嫁人,那就陪阿爹住着,便是陪一辈子,阿爹也不嫌的。”

“若觉得在家里待烦了,想找个郎君了……也不是不行。”

说到最后几字时,他说得尤为艰难。

时序垂眸看着越发亭亭玉立的女儿,理智上已清楚,女儿早晚有成家的那天。

可从情感上,不管另一人是谁,他总难以控制地生出几分嫌恶之感来。

他精心养大养好的孩子,凭何就要拱手给了旁人?

时归可不知道阿爹心中的诸多纠结,总归得了想要的回答,顿时欢呼一声,忍不住又抱了阿爹一下。

“我就知道阿爹最好啦!”

这话时序听了太多回,可不管听了多少次,每每还是会心头一震,只觉整颗心都被填满了。

不用着急嫁人带给时归的欢喜只持续了一晚上。

转天清早,天刚亮时,府外就来了人。

门房一问,才知是长公主府的人,他们是受了长公主的吩咐,请时府的小姐到府上一叙。

消息传到时归耳中时,她正与阿爹一同用着早膳。

听完门房的禀报后,时归难掩诧异,指着自己:“你们没听错吧,长公主请我到府上一叙?”

不怪她奇怪。

别看她和李见微关系亲近,可因李见微与长公主母女情谊浅薄的缘故,她们这些朋友,从未被邀请去长公主府,甚至都不如与皇后见面的次数多。

在得了门房肯定的回答后,时归放下碗筷。

“长公主请我去府上做什么?等等——”她忽然想起一事,倏地瞪大了眼睛,“不会是见微出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