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晋宠妃(第2/7页)

夏侯澹:“我看出来了,你看书时喜欢端王。”

庾晚音:“……视角,视角决定立场。”

庾晚音继续将功补过:“我觉得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这场灾祸!我们现在就去搜寻抗旱的作物,想办法鼓励大面积种植。”

夏侯澹竖起拇指:“袁隆平。”

庾晚音:“事关重大,必须隐蔽行事,交给别人我不放心。我想去藏书阁翻翻资料。”

夏侯澹:“那我就找个由头,说你要编书,把你送进去。”

庾晚音:“行。”

庾晚音心中窃喜。

这藏书阁建于皇宫边缘处,有两扇大门,一扇对内,一扇对外,以供大臣入阁阅览。

她总得为自己留条后路,万一夏侯澹玩不过夏侯泊,到时勤王的兵马长驱直入,她说不定还能玩个狡兔三窟。

庾晚音刚想到此处,就听夏侯澹补充道:“这样也好,哪天我死了,你在藏书阁乔装打扮一下,没准还能逃出生天。”

庾晚音愣了愣,心中一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这日早朝,中军洛将军班师回朝。

洛将军骁勇善战,先前燕国来犯,被他一举打退了三百里——这本书的地理是架空的,大致在周边设了些小国。

夏侯澹坐没坐相地斜倚在龙椅上,一手按着太阳穴,敷衍了事地夸了几句场面话,又道:“还得多谢洛卿照顾朕的皇兄。”

洛将军:“臣惶恐。”

夏侯泊就站在他斜后方,恭恭敬敬垂着脑袋没有抬头。

夏侯泊先前参军戍边,与将士们一同出生入死,早已混得情同手足。但洛将军回来之前就听了端王的嘱咐,在皇帝面前要表现出彼此并不熟识的样子。

夏侯澹敷衍道:“嗯,赏点什么呢……”

“陛下,臣有本奏!”户部尚书出列,“洛将军前日申领军饷,不知为何,比往年多了两成。”

这户部尚书正是太后党的蛀虫之一,扒着油水最多的户部,食得脑满肠肥。

“今年各地收成不好,国库存粮大半用去赈灾了,洛将军这一下狮子大开口……”

一时间,太后党纷纷出来拱火,围着洛将军横挑鼻子竖挑眼。而端王党惯于蛰伏,并没有人出来表明阵营。

洛将军一介武夫,说不过这许多文臣,脸都憋成了紫红色,满腔杀气几乎掩盖不住,直勾勾地抬眼瞪向皇帝。

夏侯澹:“皇兄以为如何?”

夏侯泊:“?”

夏侯泊没想到一贯独断专行的皇帝会突然把球踢给自己,酝酿了一下才应对道:“既然存粮不够,陛下心系万民,中军理当为陛下分忧。”

夏侯澹微不可见地勾了一下唇角,眼底全是嘲讽。

看来这伟光正的王爷,也并没有真的把他那些将士放在心上。

夏侯泊琢磨着让将军先记恨上皇帝,而自己囤了些私粮,回头可以秘密接济过去。虽然分到那么多兵卒头上就是杯水车薪,但至少姿态是摆出来了。

他还想说点什么安抚洛将军,却听堂上的暴君突然问道:“朕就不明白了,军饷年年都是这个数,今年怎么就突然吃不够了?难道是边疆日子过得太滋润,一个个都长胖了?”

户部尚书带头大笑,朝堂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洛将军终于忍不住爆发:“陛下,请容臣呈上一物,好叫陛下看看你的将士每天吃的是何物!”

两只麻袋呈了上来,安贤上前伸手入袋抓了一把,转而送到夏侯澹面前。只见枯黄的米粒里掺了三成细沙碎石。

洛将军:“这便是户部发来的军饷!”

户部尚书尖声笑道:“何处弄来的糙米,就敢颠倒黑白,欺瞒圣上?陛下明察秋毫,怎会信你!”

忽悠皇帝多年的文臣们纷纷加入了冷嘲热讽的队伍,朝堂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夏侯澹站了起来。

他走到御前侍卫身边,顺手抽走了侍卫的长剑,大步跨下玉阶,直直朝着臣子们走去。

皇帝又发疯了。户部尚书起初还在看热闹,渐渐发觉他脚步的朝向,笑容开始消失:“陛下!”

夏侯澹提剑冲向他。

户部尚书倒退几步,摔了个四脚朝天,又爬起来边逃边喊:“陛下!”

夏侯澹穷追不舍。

户部尚书绕柱走。

看呆了的侍卫们终于反应过来,抢上前摁住了户部尚书,一人捆手,一人按脚,将他固定在原地,回头望着夏侯澹。

夏侯澹气喘吁吁地停住脚步,对着侍卫笑了一下:“怎么,等着朕动手呢?”

侍卫:“……”

侍卫一剑结果了户部尚书。

朝堂里落针可闻。

夏侯澹有些踉跄,按着头坐回了龙椅:“他笑得太大声了。”

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