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变化中的急诊科(第2/2页)

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率并不高,这种情不少医生都没怎么见过,在后几年网络发达的时候,因为信息够方便,哪怕是一些比较罕见的病症,医生们都能在网上或者一些论坛小视频之类的看到。

可这个时候,信息沟通不方便,有些病症只有遇到了医生们才能知道,没遇到的,就不怎么上心。

当时患者出现情况的时候,边上有医生就当成了缺氧,幸好方乐及时发现,要不然,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进行吸氧,那是相当危险的。

褚建林三个人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方乐用一张报纸,就解决了患者的情况。

当时那种情况,孟庆飞三个人都难以判断,说实话,要不是方乐在急诊科地位高,边上的医生可能都会觉的方乐是胡闹。

等患者恢复过来之后,所有人都有点目瞪口呆,还是方乐给众人解释了一番,不少人才恍然大悟。

当时准备给患者吸氧的主治医生脸都吓白了,呼吸性碱中毒本就是因为二氧化碳流失严重造成的,然后再给吸氧,那不是要命吗?

昨天的附子,今天的急救,褚建林总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全能的方医生。

……

随着西京医院首例半离体肝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分析会议的结束,前来西京医院的各大医院的医生专家也都陆陆续续开始离去。

当然,也有人在西京市逗留了几天。

这几天院长韩建功和副院长刘长胜以及科主任韩胜学这边相对来说忙碌了不少,一个是办公室的电话频繁了起来,一个是亲自拜访的人也多了起来。

大都是为了给自家医院争取一下进修资格或者进修名额之类的。

而且这一次进修人员还不是住院医和主治医级别,至少都是副高以上,甚至科主任级别的占了多数。

毕竟这个级别的手术已经不是住院医和主治医生能拿得动的,有资格主刀这一类手术的至少都是三甲医院的副主任,科主任级别。

一例全国首例半离体肝切除手术着实给医院带来了偌大的名气和好处,这也是那么多医院不惜耗费巨资研究,希望自家医院出一例首例的原因。

医院是非常烧钱的一个机构,要是没有偌大的好处,只是不断的投资,再大的医院也经不住消耗。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20年,短短的七十年间,全国医院的排名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最初一些排名靠前的医院逐渐没落,而被一些后起之秀后来居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路走偏了,投资大,回报小,技术提升慢。

与此同时,方乐的名字也像是一阵风一样,逐渐传开,在医疗界被更多的人所知,特别是肝胆领域,稍微有点层次的医生都知道了西京医院的方乐方医生,不知道的反而是一些小医生,像小住院小主治一类,连自己眼前的事情都顾不过来,更高层次的东西他们也就无暇顾及了。

而方乐也彻底成为了西京医院的明星医生,整个医院自然没有人不知道方乐的。

因为首例半离体肝切除手术,方乐又收获了一笔奖金,学校和医院科室联合奖励了方乐三万块。

三万块是一笔巨额财富了,当然,对于方医生来说,钱不钱的已经不重要了,方医生是真的不在乎钱。

不知不觉,时间也到了九月下旬。

国庆之后,急诊科肝胆外科医疗小组也在方医生的主导下成立了。

高大伟、何耀平和另外一位新招聘的主治医生任海川成为医疗小组的核心成员,黄晓龙和李希文没份,继续自己的手外手术,水平还太差,没资格跨领域。

当然,如果精力有限,闲暇之余,倒是可以蹭一蹭,这一点方医生是不反对的。

这一阵,急诊科也着实来了不少新人,任海川只是其中之一。

像西京医院这种级别的三级甲等医院,想要招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医生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层次在这里放着,门槛高,并不是随便什么人想进就能进的。

只不过之前急诊科想要招人难度比较大,毕竟急诊科嘛,大多数人都不乐意来,哪怕是进修医生都是托关系去专科科室。

可现在急诊科有着方乐,吸引力就不一样了,不知道多少人争着抢着想要进急诊科。

除了招聘的几位医生之外,急诊科也多了几位进修生,急诊科的队伍再一次壮大了起来,让韩主任相当高兴,每天都是笑呵呵的,科室的医生们看到韩主任都像是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