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6页)

贺初秋惊讶地抬起头,霎时想清楚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半导体是国家战略性高科技行业,而易思弦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行业地位可见一斑。不管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允许这种企业成为外企。

而因为某些原因央电不好直接出手,这才通过寒曜年这边进行收购。

整体来看,项目完成度很高。

央电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完成了收购,大公主易凌内部夺权成为易思弦掌门人,偏偏只有寒曜年承担了所有骂名。至今还有人说他是野蛮人,野心家。

贺初秋有些不是滋味儿,凉凉道道:“所以寒总这么厉害,怎么没算到自己会在网上被人骂几百页?”

“那能怎么办?”寒曜年看了他一眼,有些幽怨地说,“反正也没人心疼我。”

贺初秋:“……”

寒曜年:“怎么,你要替我正名?”

“谁管你,”贺初秋收回视线,凉凉道,“我是记者,我的职责就是揭露真相。”

寒曜年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沉声告诫:“我知道你是认真的,但这件事影响非同小可,内幕比我们看见的还要深得多。如果上面真的问责,我可以保全你,但很难保全你的单位和工作。”

贺初秋沉默两秒,点头:“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贺初秋通宵两天写完了稿子,检查两遍后,把稿子发给了寒曜年,拜托对方交给央电领导审批。

恰好领导来医院和他谈工作,结束后,寒曜年硬生生把人留在病房,当面让人看完了贺初秋的稿子。

穿着行政夹克的男人笑了笑:“也就你敢这样留我。”

连他父亲见面都要礼让三分的大佬,寒曜年语气依旧不卑不亢:“高总,这是贺初秋记者的稿子,他大学念的京大新闻系,本科拿了经济学双学位,毕业后在总台工作三年,后来去了首京财经。”

“他得知这件事后不敢贸然刊登,但又觉得需要揭露易思弦的真面目,这才熬夜写好稿子,委托我交给您过目。”

“贺记者啊,”领导对这个名字有些熟悉,点头道,“我看过他的文章。”

说完,他真坐下看了起来。

文章写得很好,全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详细地讲述了此次收购前因后果,许多看似不合理的地方,都在文章里得到了解答。

更难得的是他的态度不谄上不傲下,全程保持中立客观,兼有恰当的人文关怀。

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都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新闻特稿。

“年轻有为,很优秀的文章。”领导放下屏幕,抬头看向寒曜年,“但很抱歉,易思弦是国家重要品牌,我们内部的决策还是暂不公开。希望寒总和贺记者能理解。”

·

贺初秋连续熬了两天夜,把稿子发给寒曜年就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手机铃声吵醒。

贺初秋迷迷糊糊接通电话,眼皮重得睁也睁不开:“您好,我是贺初秋。”

“你在睡觉?”寒曜年微沉的嗓音传来。

贺初秋愣了下,迅速从床上坐起:“稿子有结果了?”

那边沉默两秒,回复:“被拒绝了,他们决定不公开内幕。”

贺初秋张了张嘴,虽然他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亲耳听见寒曜年这么说,还是难免有些失落。

“抱歉,”寒曜年声音很低,“我没能帮上忙。”

“不用道歉,”贺初秋摇头,“你能帮我送稿,我已经很感谢了。”

“但高总说你年轻有为,文章也写得很优秀。”寒曜年又说,“不能发布是他们内部原因,不是你的问题,希望你能够理解。”

没想到被那位大人物夸奖了,贺初秋本来还有些不快,听寒曜年这么说也散得差不多了。

寒曜年却误解了他的沉默,突然道:“如果你实在想发稿,我这边可以给你顶住压力。就说我要洗白自己的形象,所以安排你写了这篇稿子。”

寒曜年竟妄图用这种方式把他和公司摘出来,贺初秋一时间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他沉默了一会儿,这才摇头:“谢谢,但不用了。”

寒曜年:“可你……”

“寒曜年,我没那么死脑筋,”贺初秋轻笑一声,刚睡醒的声音有些沙哑,却足够冷静,“记者选题被毙掉是常态,就算写出稿子也可能进仓库。而且这种重大消息,我们这种网媒爆出来也没人信。还不如以官方为准。”

似乎被他这番话震住了,那边迟迟没有回应,过了好一会儿,寒曜年才说:“视频采访。”

贺初秋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

寒曜年:“你要做我的视频采访吗?”

贺初秋突然回过味儿来了:“寒曜年,你这是在补偿我?”

寒曜年不置可否:“我在商界还算有些人脉,你以后如果有想采访的嘉宾,或者是需要赞助商,都可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