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留住凌云(第2/7页)

又或者转到楚原的通讯组。

这样他和郑厅长肯定会结仇,能不做就不做,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拿分红,就不会有任何的事情,所以他提出了监督权。

不过真翻脸了他也不怕,多点麻烦而已。

“应该的,必须监督好。”

郑厅长一听便同意了,哪怕是自己亲侄子,他也怕像杨瑞刚那样糊弄自己啊。

有监督更好,楚凌云帮他监督,还省了他的心。

“另外副主任?”

楚凌云继续说道,郑厅长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楚原非常好,之前便多次立功,一直做你秘书太委屈了,让他做副主任吧,你再换个秘书。”

“多谢厅长。”

楚凌云微笑回道,一场交易,就这样达成。

杨瑞刚死了,郑厅长随时可以任命新的副主任,楚凌云没有这个职务的任命权。

也可以不设,但总归是个隐患。

督查室很重要,特别是现在监督着果党所有情报部门,更加重要。

楚原占住这个位置很好,以后更加方便。

交易达成,楚凌云没有久留,郑厅长很满意,楚凌云懂事听话,督查室的工作井井有序,老头子都夸奖过。

如今又是他的送财童子,一个副主任算什么。

他现在要的是钱,而不是想排挤走楚凌云,楚凌云要是走了,他这些生意岂不是没了?

楚凌云想要督查室那就全给他,把生意交给自己就行。

双方各取所需,没有冲突,皆大欢喜。

焦腾死了,郑厅长亲自派了人来接任这个位置,接任者是郑厅长的亲侄子,大家瞬间明白,郑厅长对督查室的小金库看的很重。

能理解,毕竟那么多钱呢。

他们不知道具体赚了多少,可分给他们的分红都不少,多少能推算出一些。

况且他们所推算的并不是全部,杨志刚和焦腾肯定还会贪一部分。

这样来看,数量是真不少。

也就他们主任能这么大方,换个别的人没有任何可能。

“开会。”

督查室会议室,楚凌云坐好,随便吩咐道,贾昌国立刻开始汇报工作。

贾昌国负责的主要是东北和北平天津,以及东部沿海一带,督查室的人无法做到完全监控所有情报部门的分站,主要调查的是一些大站。

比如沈阳,北平,天津,青岛,上海,杭州,厦门,福州等地。

每个地方派出两人,若不是督查室升级,贾昌国都没有足够的人手进行监督。

两个人监督保密局和中统肯定不行,但是督查室不能继续扩大,楚凌云便让他们就地征召,发展一些编外人员,每个地方最多招收十六名编外人员。

加上两人,就是十八个。

他们是督查室,不负责收集情报,也不用有什么行动,不需要那么多人,监督的时候有事或者遇到危险,他们随时可以可以请求驻军协助。

这不是说说而已,他们主任和军中很多大佬关系极好。

军中的人又不喜欢保密局和中统这样的情报部门,他们上门的话,肯定会保护他们。

就地征召,并不是说必须在当地找。

他们想在南京,甚至带去自己老家的人都行,怎么方便怎么来,这些人没有编制,但他们的薪水不低,如果出事也会有高昂的抚恤。

督查室有这个资本,养的活那么多人。

所以别看督查室明面上不到两百人,若是把这些人全部加上,早就超过了五百人。

若是所有地方的人全部招满,一千人恐怕都有。

督查室已在暗中开始慢慢壮大。

贾昌国很快汇报完毕,一科做的不错,里面全是楚凌云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他们所缺乏的是锻炼和经验,能力绝对不缺,毕竟之前他们都不是特工,也没从事过情报工作。

督查室不是特务部门,他们的工作是监督特务机构,严格来说,也算是情报部门。

更不用说二厅就是专职负责情报。

督查室的人必须让自己成长,哪怕他们比不过保密局和中统的专业特工,至少不能比他们差太多。

基本的跟踪监视,电报破译,审讯,反跟踪等等,这是必备的条件。

贾昌国汇报完毕,麦华立刻接上。

楚凌云担任督查室主任有几个月,大伙对他的性子多少有了点了解,楚凌云不喜欢废话,要是是你认真做事,做好了就行,哪怕有点瑕疵,只要不是因为你懈怠的原因造成,都可以原谅。

贾昌国汇报的便很简练,把他们得到的情况,全部讲了一遍。

麦华则复杂一点。

他太想在楚凌云面前表现,这次他举报焦腾,害死杨瑞刚,表面上和他没关系,但所有人心知肚明,就是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