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军大败(第3/6页)

最后让泥鳅捡了个大便宜。

司马林的案子可是牵扯出了唐次长。

这次他不会再犯同类的错误,一定调查清楚再收网。

如今人被盯住,沈汉文在镇子外的必经之路布置了人手,二十四小时盯守,一旦发现陆老师有逃跑的迹象,立刻抓捕。

务必做到万无一失,不让陆老师有逃掉的机会。

沈汉文继续调查,重点是陆老师接触过的人,包括陆家镇的镇长,警察队长等人。

如果他是日谍,这些人可能已被策反,幸好他没有贸然去找警察。

镇子上就十来名警察,武力不强,沈汉文出动整个行动四科,一百多人,人数上足够。

时间慢慢走过,中原粮荒则是更严重。

蝗虫加速了粮荒,百姓没了收成,明白留下来就是饿死,纷纷逃难,到处都是逃难的人。

齐秘书已经设立好放粮处,在一些地方开始放粮。

不出所料,他们的放粮方式让百姓痛骂不已,这是发国难财,是在本就绝望的百姓身上再割一刀。

但没办法,到处都是饥民,不借粮就是饿死。

借了粮,还的再多,至少现在能活下来。

不少人开始借粮,淳朴的百姓非常实在,他们不敢借的太多,生怕这些债让自己一辈子没有翻身的可能。

只借能够活命的粮食就行,然后想办法找地方去做工,尽快把借来的粮食还回去。

借了粮的百姓,至少有了粮食,能够活下去。

有些实在不敢借,继续逃荒。

即便如此,粮食也是以非常快的速度下降,楚凌云送过去的粮食,仅仅三天便消耗一半。

虽说帮助了不少人,但杯水车薪。

这次受灾的人太多了,楚凌云已经尽力去准备,把能买到的粮食都买了下来。

不是钱的问题,是粮食根本不够。

楚凌云能拿到这么多粮食已属不易,而且是提前近一年便开始准备,否则根本不会有那么多的粮食。

不然苏州的事也不会让他生那么大气,苏州的粮仓最终他也没能补全,饥荒一出,楚凌云立刻让方士易通知新田,所有走私商的粮食全部送到石原商行来,只保留上海必须的储备。

帮助灾民不能让上海的人缺粮,如今上海民间的粮食全控制在他们的手中,若是他们手中没粮可售,上海这边的穷苦百姓恐怕就要去逃难了。

灾民太多,方士易这边同样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

所有粮仓快速见底,但灾民却不见减少。

借了粮食的人需要登记他们的姓名,住处,以及要去的地方,还要登记他们的亲属,避免他们拿了粮食逃掉。

只有方士易明白,这些都是做给外人看的,随便往外借粮,一点防范措施不做,会让人怀疑他们借粮的用心。

黑心商人,自然是要用粮食赚钱,肯定不可能白白送人。

卖儿卖女的人同样出现,方士易这边尽量去买,被卖的多是女孩,女孩价格更高点,而且女孩以后用处更多。

长的好看的女孩价格更高。

方士易已经买了上百个孩子,其中男孩就十几个,十分之一多点。

这才刚刚开始没多久,能够想象到这场大灾有多么的严重。

本来方士易还觉得石原亨非常小心,储备了那么多粮食,各地都在储粮,现在来看,石原亨的储备根本不够,在这样巨大的天灾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太过于渺小。

“该死的蝗虫。”

方士易看着账本,忍不住骂道。

原本是为了应对粮食减产做的储备,如果真是粮食减产,石原亨准备了这么多粮食,老百姓自己手中有点余粮,至少还能支撑下去。

蝗灾一来,老百姓颗粒无收。

去年收成本就不好,很多本来还能活下去的小农没能存下余粮,指望着今年多少收点,然后少吃点,尽量把今年撑过去。

蝗虫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包括石原亨。

方士易并不清楚,楚凌云早就知道这一切,所以做的准备,还以为石原亨就是为减产做准备,结果被蝗灾打乱。

这次不是减产,是无产,老百姓缺的粮食更多。

别说石原亨准备的那些,再多十倍也不够。

方士易最清楚这些粮食怎么来的,都是石原亨利用自己的能量从各地调来,包括南洋,日本本土等地。

甚至还有美国。

现在全世界大战,各地缺粮,日本本土百姓都吃不上了,更不用说中国。

石原亨能拿到这么多粮食,非常不容易。

现在倒好,放出来没几天,就空了一半。

照这样下去,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限制借粮数量,限制人数,接下来支撑了五天,最终还是将所有粮食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