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真是心黑(第4/6页)

“你说的对,就是因为凌云不在,让我们沾了点光。”

许义拉住想要争辩的谢子齐,和这头老虎有什么好争,没看楚凌云就在顺着他,让他高兴就行。

没了争执,几个人聊起了怎么对付重庆的日谍。

真是吃饭不忘谈工作。

趁着楚凌云回来,许义问了不少平时遇到的难题,全被楚凌云一一解答。

许义对楚凌云是真佩服,人的脑瓜子一样,怎么想的就是不一样,楚凌云想的不仅比他们更周到,而且非常全面。

比如现在日谍明白进城很容易被查出来,他们开始在城外活动。

他们想办法寻找目标,然后白天进城策反,晚上出城,这样的人在城里没什么记录,非常难查。

这次他们抓到的十名日谍,有一半都是如此。

城内能够进行大规模排查,城外则很难。

首先城外的人非常分散,而且流动性很强,今天在,明天可能就走了,而且城外的范围太大,他们那点人根本做不到把所有人排查一遍。

哪怕能排查,城外大部分都是新来的人,工作量实在太大。

还没查完,之前的人可能走了一些,又有不少新人过来,根本没办法详查。

盯住经常进城的人也不行,来到重庆的,谁不进城?

城外的机会肯定没城内多,想不饿死,必须找点事做,挣口饭吃,现在重庆最不缺的就是人,只要管饭,很多脏活累活,抢着干的人非常多。

哪怕有点技术含量的,如今开的薪水也不高,很多人就一个诉求,能吃上饿不死就行。

这种情况下,更难查。

许义把困难告诉楚凌云,楚凌云这边马上便给他解决的办法。

既然日谍主要以策反为主,他们进城肯定是联系那些能接触情报的人,他们不是真正做工。

反向盯做工的人,进城的人是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为了生计,日谍则不是,他们不会打听哪里用人,哪里要人。

哪怕伪装成苦力,他们也不会真去做这些事,最多少做一点,应付有可能的检查。

进城的人非常多,不用查哪些人经常进城,就查哪些人进城后没去做事。

城外人进城能工作的地方就那些,主要还是以苦力为主,比如码头,各个货场,剩下的技术工数量不多,而且技术工一旦有了工作,会每天进城。

把他们排除掉,剩下的就是嫌疑人。

许义茅塞顿开,有了楚凌云给他的主意,接下来他相信能查到更多的日谍。

贺年则喊着亏了,要是不告诉许义,行动处单独去查,以后肯定能查出更多的日谍。

最后楚凌云劝说贺年,心胸开阔点,只要能抓到日谍就行,不能让日谍对他们造成破坏。

还有那些被日谍策反的汉奸,抓到一个处理一个,必须严惩,让那些想做汉奸的人看看,做了汉奸究竟是什么样的下场。

许义很会说话,强调他们会记着行动处的人情,贺年立刻变为大笑,拉着许义喝酒,让他不要客气,日谍该抓抓,能抓多少是多少。

这会的贺年,和刚才完全是两个样子。

酒足饭饱,四人一起返回,军统最大的两个处,正副处长一起出动,路上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人敢拦他们。

更不用说他们还跟着很多的手下护卫。

第二天一早,楚凌云来到女子师范学院。

每次回来,楚凌云都要来看看妹妹,若有时间就回家看看父母。

父母年纪大了,妹妹也长大了,现在撑起这个家的是他。

他要担负起这个责任。

用粮食放高利贷的事绝对不能让父母知道是他做的,他真正的目的除了红党外,不能告诉任何人,外人来看他们就是为了赚钱,完全丧失良心,让穷苦百姓背上一辈子还不起的债。

父母若是知道他干这样的事,以后绝对不会让他再回家,就当没他这个儿子。

来到学校外面,楚凌云眉头紧皱。

此时的学校和之前大不相同,原本的校门和围墙,部分坍塌,里面的建筑也多被轰炸。

在大门口,甚至还能看到个弹坑,还好不是太深,不影响进出。

学校被毁严重,不过学校附近有防空洞,还有几个地势洼的地方,现在学生是在有限的教师和低洼地上课,日本轰炸太频繁的时候,学校也只能无奈停课。

自从日本轰炸重庆以来,学校一直是他们重点轰炸目标。

日本人不想中国有太多文化人,文化代表科技,代表文明,代表进步。

他们想让中国人永远做他们的奴隶,不开智最好。

而在日占区,日本人对学校的监控更是严格,必须学日语,宣传日本的好,之前吴三宝和李志群在上海抓了一批老师,就是因为他们说过日本人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