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粮食大战(第3/6页)

还放出话来,不准他们这些粮商去买。

有人不怕死,利欲熏心,偷偷派人跑去买粮,转头就被宪兵抄了家。

看到教训,其他人哪还敢这么做,活的不耐烦了。

“我们等,等他卖完再说,石原商行太强,但他手中的粮食远不如我们,最终他比不过我们。”

王会长咬着牙说道,心却在滴血。

石原商行放出去的粮食,相当于他们的钱,粮食是缺,但人口就这么多。

只要他们抬高粮价,老百姓就必须买他们的粮食。

这样他们便能赚更多的钱。

石原商行卖出便宜的粮食,傻子才会买他们的贵粮,这些人手中有粮,一小段时间内都不会再买。

相当于他们这段时间,只有损失,没有进账。

该有的进账,全被石原商行破坏了。

“只能如此了。”

其他人叹道,石原商行太大,他们得罪不起。

这次事情的起因,是石原商行上门收他们的粮,他们没有同意,引来的报复。

损失已经产生,胳膊扭不过大腿,只能捏着鼻子认。

“老板,还是您高啊。”

方士易对楚凌云竖起了大拇指,他最清楚楚凌云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赚钱,就是要把粮价打下来。

但石原商行不能直接去做,就这么随意饶了一圈,打压粮价的行为便成为了合理。

任何人挑不出毛病。

先让人去收粮,看似要在粮食生意中分一杯羹。

等那些粮商拒绝,再低价放粮,打压粮价,表面上针对的是那些粮商,事实上受益的却是老百姓。

而且石原亨调集了大量的货船,正从外运粮回来。

这批粮食到了之后,会有大批的粮商破产。

他们一旦破产,这些粮食就会落在石原亨的手里,到时候怎么安排,他们说了算。

而老百姓手中,也能攒下足够的粮食过完这个冬天。

“这不过是一时的办法,不长久。”

楚凌云叹了口气,这个方法短期有效,但治标不治本。

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战争导致的粮食产量不足,中国人口太多,需要海量的粮食。

别说他把这些走私商发动起来,哪怕他把文社所有人全部发动,也不可能改变这个现状。

几亿人口,他帮不了那么多人。

眼下能帮的只有上海的百姓,其他地方,他无能为力。

“能一时也好,至少不会让老百姓饿死。”

方士易是大学生,不是什么都不懂,明白眼下的现状,确实靠石原亨一人之力无法改变。

产量跟不上,又这么多人,全靠进口,以现在的条件根本不现实。

“去给江崎贺发一批粮食吧,他那边的人更需要。”

楚凌云吩咐道,江崎贺不错,知道不能采购太多的粮食,以免让粮食再次涨价。

现在可不是后世,国家对食品原料的管控非常严格。

一旦涨上去,掉下来很难。

商人逐利,能赚钱谁不想多赚点。

很多商品,涨价后就不会降价,特别是在终端,原料降价,但成品没降。

“好,别人不懂,但我懂您。”

方士易重重点头,石原亨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做红党应该做的事情。

石原亨是有钱,但他不能直接拿钱来发给老百姓,他的钱有很多需要的地方,比如这次,若不是通过迂回的方式开仓卖粮,恐怕真会有不少百姓饿死。

放粮持续,第二天来的人更多,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他们要先领粮票,再去买粮,每人每次最多十斤。

这么长的队伍,一人想买两次很难。

石原商行说了,他们正在各地筹粮,低价卖粮不会停止,以后每个人都能买到粮食。

这是大善人,绝对救了大伙的命。

“小石原啊,真损。”

联络部,阿部听说石原商行的事后,微笑摇头。

这些粮商也是的,既然石原亨盯住了他们,老老实实把财路交出来多好,石原亨吃肉,他们至少能喝点汤。

非要逼的石原亨发飚,这下好了,别说喝汤,西北风都没有。

这轮粮食风波过去,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上吊。

他不反对石原亨抢粮商的钱,石原亨的钱越多越好,最近他就很满意,每个月石原亨都会找他运作一批人。

哪怕石原亨能做到的,依然交给了他。

石原亨懂事,他自然要支持。

更何况石原亨赚的钱多了,接下来会运作更多的人,这些钱有一部分会落在他的手上。

他来到联络部还不到一年,如今已把所有的本钱全部赚了回去,还多得了不少,以后到手的钱,全是他的利润。

岩井公馆,对石原商行的新闻稿已经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