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第2/3页)

任平生手指轻轻叩打了着桌面。

“嗯。”

他点点头。

燧发枪,他现在并不愿意与朝廷交易了。

他已经觉察到了一场席卷天下的战争,或许很快就要降临了。

这样广大的战争,光靠那20万正兵是不够的。

不只是正兵要继续扩充,这一次民兵部队也要再次启用,甚至还要扩大训练。

届时,燧发枪也都能用得上。

甚至,目前各地军械库储存的军械,不一定够用。

“算了,明日再说吧。”

已经快凌晨三点钟了,任平生虽然精神强大,但脑力消耗太大了,也感觉有些困倦了。

干脆什么也不想,直接在元和殿后的小榻上躺下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七点钟不到。

任平生起床洗漱之后,简单吃了早餐,更衣之后便直接去了民安殿。

而此时的民安殿中,各司司长,刘强、秦升也早早过来了。

“王爷万安!”

见到任平生,殿中大臣连忙行礼。

任平生朝他们点点头,坐在了桌案之上。

“赐座。”

任平生说了一声,立即有侍从送上来锦凳。

“昨日之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且各自畅言,先说一说。”

场上的人不多,加起来不过十几个人,俱是在吴州真正掌握权柄的大臣。

以他们的站位高度,应当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士强,你先说。”

这种关起门来的小会,任平生也没有那么正式,直接点名刘强,让他先说。

“今日我们进入一宫门的时候,黄秘书就分发资料,刚刚我仔细看了一遍。

我认为,事情还很不明朗。不论是达鲁王朝那边,还是朱贼、赵贼、北皖集团的动向,现在估计都因为这一场地震而受到影响,最多半个月到一个月,局势就会渐渐明朗。

我们不如以静制动,再等一等。”

刘强的发言,很是老成持重。

不过也得到多数人的赞成。

只有弱小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才应该去搏一搏。而吴州如今的发展,虽然地盘在各个军阀之中不算最大的,但是实力是天下没有谁敢于忽视的。

对于吴州来说,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任平生点点头。

刘强的观点,基本上就代表了国防部。

他又指了刘文:“绍文,你来说。”

刘文站起来,朝着任平生行礼,又朝着众大臣团揖过后,开口说道:“我基本上是同意刘部长所说的话。不过,我站在工部司的角度来说,现在这个时候是国防部是在观望,但是工部司、造作局,乃至财税司,都有必要开始准备了。

在我看来,一场席卷天下的战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上就要来临了,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造作局的军工厂应该开始开足马力生产,但有且不只有造作局,其他诸如青城第一钢铁厂、齐兴飞机制造厂、齐兴车辆制造厂、齐兴纺织厂、齐兴炼油厂、齐兴石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营商号,譬如胡氏商号的织布成衣厂、胡氏化肥厂、王氏罐头厂、文家糖果厂、种氏皮鞋厂······这些厂子或者可以转型生产军需品,或者可以直接生产军服、棉服、军靴、刺刀、军粮等等。

我们都需要拿出大量订单,制定供应合同,来囤积军备,准备应对可能随时开始的战争。”

刘文继续说道:“第一、武器装备。这些东西,这两年我们吴州以经济发展为先,虽然造作局也在生产,但也就是常备军备,和供应军队使用和训练。如今,那些富裕的、拿出来生产自行车、香皂、化肥等民用产品的生产力,全部停止生产,统统拿出来生产军备进行储备,为战争做准备。

第二、衣食供应。我们应该立即统筹数量,对齐兴集团下达任务指令,与民间企业签订任务订单,以经济合同、行政手段相结合,以保证他们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目标任务。

第三、燃料供应。这是之长长忽视的薄弱环节,我之前通过调研,军队之中的机动化部队已经明显增多,尤其是拉火炮的拖拉机、快速响应的摩托化部队等等,我们炼油厂产量不够,接下来应该注意存有,对于民间车辆供应的油料,施行配额制度,不能再无限供应了。”

刘文一边说,一边不时的看看自己手里的资料。

上面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他在得到这些资料以后,分析记录下来的。

“刘文说的不错,工部司供应军队的军备、油料等,凡是涉及军队军备供应的问题,你拿出一个措施方案出来。

衣食方面,则由民政司拿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