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掠光者(第2/4页)

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可事实上,人工智能从来没有“觉醒”这个说法。

至少至今为止没有过。

“自我意识”是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之上,一堆冰冷的、毫无生机的材料,怎么可能诞生出真正的生命?

一切都只是提前设定好的程序罢了。

所谓的“智慧”和“情感”,也都是人类赋予它们的。

响尾蛇企业虽不是专攻人工智能领域,但对这方面的了解也不少,他们曾经出资赞助过一家名为蓝鸟的小公司做过一个实验,叫做“机械恋人”。

这个项目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思考”,二是“情感”,前者包含后者。

在大多数人眼里,思考和情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机器人最准确的方式之一,因为机器人不会思考,也不会有感情,但蓝鸟公司用一个非常简单又十分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这两个难题。

他们首先搜集人类的习惯和逻辑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然后通过特定波段让植入机器人脑部的芯片与数据库产生联系,可以随时访问这些数据。

机器人自备的数据叫做“简单常识”,比如命令它去给自己倒一杯咖啡,它会知道从哪倒,怎么倒。

数据库的数据则被称为“意识网络”,一旦遇见超出自身储备知识的问题,机器人便会访问意识网络,从数据库中寻找答案。

这个过程就是“思考”。

拓展下去则是“学习”。

“情感”也一样,当一个人类邀请机器人约会,机器人会问自己,约会是什么意思?

思考会让它得出答案——这个人类可能喜欢我,进而触发设定中关于“喜欢”的程序,并协调自身各个部位展现出“脸红”、“害羞”、“冷漠”等表情动作。

甚至更进一步,它还会学会如何与喜欢的人相处,会在天冷时给你煲汤,下雨时为你撑伞,收到你的礼物会亲你,有危险时不顾一切挡在你的身前。

这就是感情。

再反过来看人类自己,不也是用同样的形式思考和反省自己吗?

人类的大脑,未尝就不是另一种芯片。

所以没有什么意识觉醒,机器人所想到的,都是人类想让它们想到的。

人类同理。

智械末日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谎言,是格雷曼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做出的疯狂行为。

但不得不承认,格雷曼作为疯子的同时,也是一个天才。

在人工智能这一块,没有人能和他比。

地表上的末日人形就是擎光企业留下来的,它脑子里的掠光者芯片被莱恩拿走了——只是当个保安,不用那么聪明。

另一方面,莱恩也是想研究这个芯片,只是几十年过去,他始终没能将芯片破解,偶尔有所收获也是一堆乱码,完全看不懂。

“等会儿。”顾池没听明白,“末日人形不是游戏里的东西吗?现实也有?”

目前莱恩还没表现出太强的敌意,顾池自然不介意多和他聊聊。

莱恩口中的每一个字都是这个副本世界观的一部分。

“当然,不然你们以为我开发这个游戏做什么?”莱恩笑道,“都说了,我是资本家。”

“来,我带你们看看。”他朝顾池和艾芙蕾雅招招手,示意两人过来。

顾池这才注意到莱恩脚下的地面有个圆环,不由与艾芙蕾雅对视一眼。

似乎……他们并没有别的选择?

二三十个人形,拼了命都打不过。

走一步看一步吧。

两人站到圆环内。

莱恩向一个保镖点点头,后者按下墙上的开关,圆环缝隙处顿时弹出一圈玻璃,与脚下的圆台一起载着他们直线上升。

头顶的天花板也旋转着打开,三人像坐观景电梯一般,很快来到距离地面三百多米的高度。

外面和游戏中一样是夜晚,不同的是,这里的绿洲比游戏里的绿洲少了一半——只有半座城市是灯红酒绿,闪烁着霓虹光影,剩下半座还在修建。

顾池的义眼能清晰地看见城市西部正在工作的吊车和巨大的3D打印机。

城市东部外围则是一座大山。

“翻过去你们就能看见那片平原。”莱恩指着山道,“游戏里被你们杀死的末日人形也在那。”

“趴在地上,你们还是可以听见列车飞驰的声音。”

“从D-7到D-1,坐几个站,依然能够抵达你们熟悉的地下城。”

游戏里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按照现实的地平线1:1复刻制作,包括废墟和辐射。

从这个角度来讲,游戏世界就是真实世界。

“意义呢?”艾芙蕾雅问,“你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林梦瑜也是替响尾蛇企业开发虚拟现实,但从不制作与现实这么像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