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唯道恒存問長生(第3/7页)

“问个问题,你认为,功法是越古早,越厉害吗?”

杨岱不假思索道:“当然不是。道随世移,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是啊。可偏偏如此浅显的道理,有许多人都不懂。反而痴痴追逐最古老的功法。”

西侠用靴子踢了踢眼前的壁画。

“这里刻画的,是东莱第一位修真者渡筑基之劫。”

“按照炼器文明的记录,最古老的文明——这丫头三叔称作‘一元’文明。一元之始,万道之先。

“那是一个凡人皇朝为尊的文明,不存在修真者。只有一些通过打熬肉身,力气比旁人更强大些的武夫。

“类比一下,就是我们的炼气境界。

“百年、千年后,在武林江湖中出现一位天才。他顿悟先天之桥,打通任督二脉,从天地间汲取了一丝元气。”

说到这,西侠突然停下,端详壁画。

“然后呢?”

“然后没多久,我们这第一位祖师爷就死了。”

西侠言语古怪:“后天勘悟修真之道,走上这条路的第一人,他也是第一个渡劫的人啊。”

天劫!

如今修士习以为常,明白修行乃逆天之事,必有天妒。

会准备各种渡劫秘术、法宝。

但那个时代,没有前人告诫,谁知道天劫,谁知道筑基?

在突破境界,达到前所未见的境界时,欣喜充斥心田之时,那位前辈根本没料到,会有劫数轰下。

毫无防备之下,当场重伤。

不久,便死了。

“再然后,他的徒子徒孙借用他生前遗留的功法,也走到了那一步。引天劫,然后被劈死、烧死。

“久而久之,他的功法无人修炼,称作‘必死功’。”

辟道之人,总会面临种种质疑。

修真之道最初,便因为恐惧、质疑,停滞了许久。

后来,有人在悬崖下寻得“必死功”,尊其为师。并借助悬崖地利度过筑基劫数,成为第一位筑基修士。

“这……这些……都是前辈勘古出来的?”

“连蒙带猜。有些不准的,就靠自己脑补呗。但大体错不了,第一个修真文明,并非仙人传授,而是凡人自悟。至文明毁灭,也没诞生仙人。金丹,便是他们的极致。”

甚至西侠可以想象。

一群筑基修士摸索着创造功法,不断走火入魔,总结经验。

百年、千年之后,第一位金丹修士出现。

然后——

又被天劫弄死了。

经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可能死了十个、百个结丹的前辈,才有第一位结丹成功的金丹修士。

再然后,是金丹九转之道的研究。

然后是死在三灾之下。

“我们当下的修士如果在那个时代,随便一个金丹,不,假丹修士都能吊打那群大前辈。”

直至一元文明毁灭,也没诞生一位真正的仙人。

“炼器文明和一元文明是承启关系。据推测,一元文明的有些修真者活下来。将练气之术传给凡人,并告诫他们天劫凶险,不要轻易尝试。后来,炼器文明就走上另一条道路。通过对先天赤文的研究,开启外力炼宝的文明体系。

“最终,在两个道纪后,这个文明埋葬在东莱地下。”

伏瑶轸联络结束,走过来:“师尊也在地下,正在往这边赶。前辈,您所说的这些,三叔知道吗?”

“有部分就是他考证的。他还提出一个有趣的猜测:文明在不断换代,本质就是在‘渡劫’。”

杨岱:“渡劫?”

“你见过蚂蚁和蜜蜂吗?这两类虫儿成妖,在蚁巢、蜂巢中会发生一些奇怪的现象。当蚁后、蜂王死掉,在某种无形力量的干涉下,巢穴诞生新的首领,继续统率妖虫。”

伏瑶轸想起衡华的笔记:“族群意识?小六儿说过,群居动物成妖,真正成道、证道的,并非个体,而是整个族群意识。”

“那么,放眼整个东莱神州。最大的群居动物是什么?”

人。

凡人,修真者,共同存在的人族。

“你三叔推测,文明的一次次毁灭与复兴,实质上就是人族文明在尝试证道渡劫。”

一个文明还能证道?

少年们面面相觑。

“草木金石可成妖,山川河流能生魅,而人死之后的怨气亦能成鬼。

“一元文明数以千计、万计的修士因为劫数死亡。他们的怨念,会不会诞生一个‘鬼’呢?”

遥想白玱水域,那才是几百年的怨念。

倘若一个文明,千年、万年积蓄的执念形成灵性呢?

“一个渴望生,渴望长存的精神集合。

“祂没有自己主观的思维,却包含众多修士对证道成功的渴望。

“每当修真文明毁灭,犹如蜂巢、蚁巢失去前进方向,便在幸存者中寻找合适的人,让其引领新的修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