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今宵霜笔满秋意,写尽浮生梦一诗(第3/4页)

“有诡异的声音在呼唤我,开门进来,开门进来啊。”

“这个噩梦让我整夜失眠,妈妈很担心,让我看医生。医生胡说八道,说我患了人格认知障碍,他放屁。”

“这个世界没有修士,没有法术,可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不简单。就算我没有修炼,我也能感觉,这个世界不简单。”

“那个古怪的梦,一定不是简单的梦,一定有我所不知道、难以名状的东西。”

“怪梦像个顽疾,日夜折磨我,让我形销骨立。我知道,我可能受到了诅咒。”

“我感觉自己可能会死。可我还没见到爹,没见到娘,没见到离儿,我也舍不得妈妈,我要是死了,妈妈就是一个人。”

“我决定找一个女人结婚生子,留下一个孩子。这样,就算我死了,将来还有人给妈妈尽孝。”

“可是我精神出现问题的消息传出去,一时没人愿意嫁我。”

“妈妈,我可能撑不了多久了。妈妈,我不是你真正的儿子啊。”

他的日记并非每日都记,而是很久才记一次。每次记载的事情,都不是小事。

洛宁猜测,他之所以不用电子文件,是怕信息被泄露被复制,他对信息安全很有顾虑,宁愿选择非常传统的记载方式。

洛宁继续往下翻看,字迹潦草了很多,却是:

“我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今日拍戏的时候,我居然将黑马白马,说成了白门黑门,在片场忽然大喊大叫。”

“每晚做梦,我都会梦见自己距离黑门白门更近了。妈的,好像有种声音告诉我,我必须选择一扇门……进去!”

“他妈的,我快要疯了。去你妈的!”

洛宁看到这些日记,自己都看的有点自闭了。

继续看下去。

这篇日记的字迹又工整了不少。

“前段日子,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女博主的文章,她自称自己夜夜做噩梦,梦见白门黑门,以及门画上的无耳人……她觉得自己魔怔了。”

“没错,她的症状和我一模一样。可是她比我幸运,她说她找到了一个精通解梦的道士,道士告诉她,她的梦境可能和邙山道墟有关。”

“无耳,就是一个邙字。”

“解梦道士告诉她,传说有个邙山道墟,有两扇阴阳太极门,可是从来没有人能真的见过。据说,古老的河图洛书,就是从阴阳太极门流出的。”

“道士还说,天下有两大道墟,一是昆仑道墟,一是邙山道墟。但这只是传说,建议她去洛阳邙山去散散心,或许能解开心结。”

“她叫何静,是个外籍华人,不在国内。她在文章中说,有没有和她一样症状的,可相约一起去邙山旅游。我立刻联系了她。”

“她知道我的名字后,感觉很有缘分,说‘洛宁河静’。”

“我们约定,9月17一起去游邙山,首站翠云洞。”

这篇日记的落款日期,已经是2034年七月了。距离他失踪的日子,只有两个月。

洛宁翻到最后,果然是:

“和何静约定的日期到了。我要去机场接她,然后一起去邙山。等我们从邙山回来,我就带她见妈妈,让妈妈高兴高兴。她虽然是海外华人,但妈妈一定会喜欢她。”

落款日期是:“2034年9月17日早上5点。”

这是最后一篇日记,作者心中或许带着欢喜,字迹显得比较活泼。

看样子,也完全没有不回来的意思。他还想带何静来见母亲。

可是,再也没有回来。

“邙山……”洛宁看向西北方向,那里就是邙山。

邙山名气极大。所谓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即便他是洛阳本地人,可对于数十里外的邙山,仍然知之甚少。

他曾听一个风水师说,邙山可怕,不要去邙山。

传闻,每隔多少年的某个夜晚,邙山就会出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的异象。

如此看来,那个洛宁的失踪,必然和神秘的邙山有关。

洛宁收起笔记本,又打开几封信。

原来是何静在海外时,写给那个洛宁的信。

她在信中和另一个洛宁同病相怜,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其中一封信中,还有她的照片。何静是个很美丽的女子,看上去知性优雅,又带着一丝和气质并不矛盾的野性。

这几封信没有什么价值,主要聊的是感情。

唯一有价值的,就是何静的照片。

洛宁收起信,又翻翻其他东西,都没有线索。

最有价值的线索,就是知道他和何静因为那个奇怪的梦境,一起去了邙山翠云洞。

“去看看!”洛宁重新封好箱子,就出了四合院,趁着夜色,仗着修为直奔邙山而去。

五六十里的距离,洛宁不到一刻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