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万里奉王命(第2/2页)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杜甫写的是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城池里头,草木都深了,由盛转衰之后的破败之相触目惊心。

写与老友李龟年相遇,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他与李龟年一起在岐王的门下,也算一时风光,现在呢?盛唐不再,覆巢之下无完卵,他自己辗转漂泊,李龟年也流落江南。

两个老头子凑在一起,回想过去,再看看现在,真的是要抱头痛哭了。

即便到现在也一样,日本人写出那本《日本人可以说不》是1989年,最顶点。后来呢,全是废宅。

所以百姓的情绪、自信和国家的强盛与否直接相关,

现在京师之中忽闻万里之外的捷报,读书人自然是一下子便振奋起来。

不过年轻人多少带些轻浮,大抵是要经过岁月沉淀的老人,才更能体会到何为强盛二字。

张璁看着老人家开心的如孩子一般,

他展书泼墨,

厚重的毛笔,落下就是一首:

神州几离合,山河又重归,万里奉王命,杀尽百万兵!

这首诗杀气太重。

张璁心说,这也就是个老人家,若真是少年郎,怕是得弃笔从戎,收取关山五十州了!

而这边是写,那边会馆中,还有人念辛弃疾的词,说什么‘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都疯了,都疯了。

……

宫里也好不到哪里去。

朱厚照是第一次迎着奏报快步走出乾清宫,风吹着他的龙袍衣角向后,后方则是一帮老臣,个别腿脚不好的人还要扶持,一步不敢停的跟上皇帝。

一行人匆匆忙忙,声势不小。

待皇帝走到大理石台阶之上时,身穿戎装的大明士兵腿弯跪地,双手举过头顶。

朱厚照一把拿过奏报,唰一下翻开之后,快速扫过几眼,一经确定,他心中的激动便再也抑制不住,单手举着捷报转身面向自己的臣子,

“大明江山永在,日月山河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