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干城/回忆般的柔光静好,仿佛临水照花的倒影(6)(第2/2页)

“那个阵地是沈州西南的一处关隘高地,我们和扶桑人抢了很多次。守在那儿的一个营,最后一天打退了扶桑人六次,每一次,我在我的阵地都能看见。到了第七次,只剩下几十个人了,援军没来,他们还在拼命。可我知道,没有下一次了。”

他说得很慢,口吻只是平然:“阵地要是落在扶桑人手里,前头那些人就都白死了,援军就算到了,也要重新抢回来,很难。所以,我开炮了。”顾婉凝一愣,面孔也倏然失了血色。

“他们一定知道是自己人的炮,可我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那阵地上后来——什么都没有了。”

北地局势平稳,邺南也暂无异动,参谋本部稍作喘息,正全力安排龙黔的战事,把控锦西的薛贞生突然和戴氏麾下的云鄯驻军联合的通电,称江宁政府轻开战端,决策失当,以致时局艰危,两地力行“联省互保”,以维系地方安定。

这样的变故大大出乎江宁政府的预料,沣南戴氏倒不置可否。其实口舌之争尚在其次,只是锦西一旦脱离掌握,邵朗逸在隆康山区就成了孤军。邵朗逸还未有表态,参谋本部已接连派员到广宁斡旋,却都无功而返。尔后更有消息传出,如今扶桑人在龙黔战区的指挥官正是薛贞生昔年留学东洋时的老师。龙黔烽火蔽日,扶桑人对锦西却全无滋扰,不免有人揣测是薛贞生和扶桑人私下里早有交易。

然而,他这几年在锦西治军理政多有建树,且当日虞浩霆对他信任有加,他手中不仅有多年带出的精锐亲信,还有从李敬尧那里收编的锦西旧部,于是,不管舆论如何腾沸,一时之间,却是谁也奈何不得他。即便是许卓清亲自飞到广宁同他面谈,薛贞生仍是不肯转圜:

“卓清,你说我有负总长信任。那我问你,是总长对我薛贞生的知遇之恩要紧,还是锦西数千万军民的安危要紧?”

许卓清冷笑道:“那是你锦西一地要紧,还是民族危亡要紧?你就不怕一念之差,做了‘国贼’吗?”

薛贞生却甚是无谓:“民族危亡那是参谋总长的事,我一个锦西警备司令管不了。”说着,马鞭往对面的水阁里一指:“你瞧瞧那是谁?连庆昌,燕平数一数二的须生名角。为什么千里迢迢到我这儿来?因为我这儿太平。”

他说到这儿,摇头晃脑地随着台上的戏码哼了两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唱罢,笑微微地呷了口酒:“卓清,你要是愿意,就留在我这儿吧!江宁那边的事谁也说不准。我听说,政府里头不光有人想跟扶桑人求和,还有人要勾搭戴季晟。”

他瞥了许卓清一眼,继续说道:“这回幸好是沈州没丢,可下回呢?再打下去,虞军就是他们的筹码。总长打得好,他们跟扶桑人谈起来能多捞点儿便宜;总长那边一个闪失,他们掉头就去给戴季晟当狗。你信不信?”

许卓清默然良久,忽然道:“你以为总长不知道吗?”

薛贞生深吸了口气,哂然一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总长想要勉一己之力‘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我拦不住,可我不能不顾念我的这些袍泽弟兄。”

许卓清抿了抿唇:“总长就不是你的袍泽吗?”

薛贞生酒到唇边,眼波一凝:“总长,就是总长。”

“好!”许卓清端起面前的酒站起身来一饮而尽,杯子就地一摔,掉头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