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很显然,顾总监进化了(第2/3页)

如今的天天游报,已经稳稳坐上了国内综合型游戏媒体的头把交椅。

甚至,其影响力已经走出国门,在亚洲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主编许肖林身上的压力,自然是与日俱增。

世界游戏市场那么大,几乎每天都会有新游戏问世。

而每逢诸如四大游戏展、亚竞会、全球开发者大会、TGA等这种国际性游戏展览和会议时,各类大作更是会呈井喷般发售。

许肖林没有分身术,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写出那么多测评和分析的。

别说写了。

他连体验都未必能体验过来。

所以,为了缓解这种状况。

最近,天天游报就进行了一轮内部选拔,挑选出了五名潜力和实力俱佳的新人编辑重点培养。

由主编许肖林手把手教学。

五进一,入围者升任主编助理职位,享受副主编待遇。

至于许肖林怎么带新人嘛。

很简单——

玩游戏去。

大量的玩,巨量的玩,海量的玩!

因为只有你玩的游戏多了,阅历够了,你才能够分析出来一款游戏的优劣在哪,创新在哪,优势又在哪!

当然了!

玩也不是纯玩的。

在玩的过程中,新人们还得对游戏做出自己的分析,然后许肖林再加以点拨。

而今天!

恰逢《逃生》和《寂静岭》同步发售。

于是许肖林就组织新人们来了一堂实践课。

新人编辑们去玩,许肖林坐镇指导。

有点像是初高中的晚自习,班主任在讲台坐着,下面的同学们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来找老师。

现在,正在线上会议室中发言的,就是今年年初刚刚转正的编辑小林,林小萌。

“顾晟进化了?”

听到林小萌的评价,许肖林很感兴趣,暗道一声这个评价倒是新奇。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主编,许肖林知道,一篇游戏测评的火爆与否,除了与之评价的专业度有关,评价的角度是否新奇也同样重要。

而林小萌的评价,显然就十分新奇。

虽然暂时还没听她具体评价的内容如何,但至少这个评价角度,是很吸引眼球的。

许肖林赞许地点点头,一摆手:“说说看。”

“好的主编,”

林小萌点头,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口道:

“就我目前的体验来看,逃生应该算是集恐怖游戏类型大成的一款作品了,”

“它既包含了顾晟标签化的心理恐怖氛围塑造,”

“像是刚刚进入巨山时站在窗口凝视玩家的人影,走廊上一片狼藉的场景设置,随处可见的拖拽血迹等等,”

“又加入了经典恐怖游戏中的Jumpscare,例如贴脸杀,开门杀等等,”

“而这样的组合,毫无疑问是对游戏恐怖性的进一步提升,”

“因为对于玩家们来说,游玩一款恐怖游戏的过程,其实就是克服恐惧的过程,”

“而恐惧的来源是未知,所以玩家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就一定会不自觉地寻找这款游戏的恐怖规律,让未知变为已知,保护自己”

“事实上,这也正是之前的恐怖游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的根本原因——”

“因为玩家们找到了Jumpscare式恐惧的规律,所以当惊吓变得千篇一律,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感到厌烦了,”

“而顾式心理恐怖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规律,让玩家们无迹可寻,所以PT才会那么成功,”

“可顾式心理恐怖虽然精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也让很多骨灰级玩家们找到了规律,”

“就比如——心理恐怖没有Jumpscare,”

“玩家们以为自己再次破解了恐怖之王的套路,”

“却没想到,恐怖之王的套路也进化了,”

“这个崽……设计师预判了玩家们的预判,将心理恐惧和Jumpscare融合在了一起,”

“而如此一来——”

说到这。

林小萌虽然心里面直咧嘴,却也不得不佩服恐怖之王顾晟的巧妙设计:

“如此一来,玩家们就毫无规律可寻了,”

“游戏中所有的门都变成了薛定谔的门,所有的光都变成了薛定谔的光,甚至零星游荡在病院中的病人,也都变成了薛定谔的精神病,”

“在你推开每一扇门,寻找到每一道光,接近每一个病人之前,”

“你永远不知道等待着你的究竟是什么,”

“没有Jumpscare的时候,它们就是心理恐惧的组成部分,”

“不做心理恐惧背景的时候,它们就是Jumpscare的利刃。”

最后!

林小萌给出了自己截至目前的游玩评价: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近二十年来恐怖游戏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