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8页)

皇后叹了口气,站了起来,对秋兰道:“替我拿件披风来。”又悠悠地道,“只不过皇上打算怎么着,我可不知道了,说不定会让你们失望呢。”

吕玲珑笑道:“皇后殿下兰心蕙质,皇上怎么能舍得你呢?”

“你啊,一向嘴最甜。”皇后道,“走吧!这处儿我还真呆腻烦了,出去逛逛也好。”

吕玲珑一礼,道:“皇后只管放心,一路上有玲珑侍候着,绝不会委屈了娘娘。”

皇后将手里的书搁了下来,又用一方玉石镇纸给压好了。吕玲珑见她看的是一本《尚书》,笑道:“娘娘还真是爱读书,这些书也不知读了多少遍了?”

秋兰替皇后把那件合欢锦的风帽披好,扶皇后走到了门口。皇后回头望了一眼,叹道:“长夜悠悠,总得找些儿事做。圣人的话嘛,再读多少遍也是应该的。”

吕玲珑笑道:“秋兰姊姊,你就别跟着去了。”

秋兰惊道:“那怎么成!”

“有什么不成的?”吕玲珑笑道,“有我侍候皇后,还不够么?”

灵泉池因湖而闻名,圆圆的一个湖泊,便如满月一般。湖水极是清彻,旁边遍生白杨,也不知道是长了多少年的。

文帝仍没睡,还在灵泉殿中,拿着一卷佛经看。裴明淮自然也得陪着,见文帝看的是一卷《悲华经》,心中一动,问道:“陛下,你这卷《悲华经》,是当年先帝破凉国的时候得来的么?”

文帝听裴明淮这般问,便把佛经搁了下来,道:“那时候,先帝把能烧的都烧了,这《悲华经》算是运道好,送到了平城。嗯,还多亏了你师傅,先帝原本要把姑臧城中的那些僧人一起杀了,寇天师苦劝方才作罢。”

裴明淮道:“先帝最初登基那些年,对僧人并无成见,还颇为礼敬。”

“先帝本来找沮渠蒙逊求昙无谶,昙无谶实为凉国国师,若无他一力主持,凉国的佛学决不能如此兴旺。昙曜他们能想出灵岩石窟的主意,还不是因为凉州早就有这样开窟造像的事了,凉国沮渠氏视己为转轮王,与佛同身,《悲华经》功劳大得很哪。”文帝道,“可沮渠蒙逊倒也狠,令人把昙无谶给杀了。加上崔浩鼓动,你师傅随先帝出征的时候,每次的谶讳之言都真得很,先帝渐渐地信了,终于听了他二人的,毁佛兴道。”

裴明淮若有所思地道:“真得很?难不成真能未卜先知?”

文帝听他这一说,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跟了寇天师这么多年,反倒来问朕?你师傅的本事,你该最清楚罢?”

裴明淮苦笑道:“我是真不知道,我师傅从没在我面前呼风唤雨过!”

文帝哈哈大笑,伸手一指,道:“那里不就有个高人?你要不让他试试?”

裴明淮回头一看,凌羽正蜷在窗边的榻上睡着,地上丢了一堆果核,睡得跟个吃饱喝足的猫儿似的,一张小脸跟苹果一样。便道:“也不怕着凉,在这里便睡了。”说罢起身,道,“陛下,我送他回房睡去。”

凌羽这时却被他二人说话声吵醒了,坐起身揉着眼睛道:“怎么啦?有什么事吗?”

裴明淮笑着道:“我说我没见过我师傅呼风唤雨,行天师之事,陛下说叫你试试。”

“你不会也信这一套吧?”凌羽道,“都不过是做个样子与人看罢了。世人大多愚痴,那也罢了。可总有那么一小拨人,想方设法要役使百姓,阴阳谶讳便是个大好的法子。”

裴明淮道:“那你今儿还说大话,要祈雨呢!”

“白痴都看得出马上要下雨了!”凌羽瞪了他一眼,道,“你笨死了!”

裴明淮深吸了一口气,无话可说。凌羽却笑道,“不过呢,你师傅懂的,我也一样的懂。阴阳星算,那都是精通的。哪,这场雨明儿个晚些一定会下下来,陛下,你上午就去祈雨吧,这不就有用了。要你愿意,我给你写道符去。”

文帝笑道:“听你这么说一通,我倒觉得,封你当天师也没什么不可以。”

裴明淮叫了起来:“陛下,万万不可!”一把把凌羽抓了起来,道,“我送你回去睡,你觉都没睡醒,就别在这里胡说八道了!”

凌羽问道:“陛下,你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封我当天师?我觉得挺好玩啊。”

“朕很多年前就对你说过了。”文帝缓缓地道,“御封的天师,就是替朝廷办事的,还要我说多清楚?是,封你天师你当得起,你容貌永如少年,而且不管是论身份还是论本事,你都可以跟寇天师相较。你以为今日大射礼上,一群人起哄是为了好玩来着?”

凌羽不语,文帝又道:“历来谶讳之说,颇多天上星宿下凡化身少年童子,传达天命,历朝历代的都有。你又与常人不同,若我真封了你天师,那怕便不须从你口中传谶讳了,你本身就能算是。凡是有点见识的都看出此节了,裴太师更是看得明白,所以今日才会说那番话。”对裴明淮看了一眼,道,“淮儿阻止,是为了你好,不愿意你卷进这些事情里面,你倒还跟他较劲,非得跟他对着干,白辜负了他一番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