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6/7页)

紫金公司的模拟仿真第一单商业合同,就算完成了。

史教授第一天来的时候,是早上七点,公司里人头攒动,他十分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很有工作热情嘛,比在校的时候还积极。”

然后,他就看见这些年轻人冲进食堂,如同出笼丧尸一般,向最受欢迎的档位冲去。

排队机提示:“现在开始排队,可能需要三十分钟。”

所有档位被做成一张地图显示在进门处的大屏上,每个摊位都有一个时间提示:

馄饨饺子摊预计排队时间为十五分钟,油炸摊位排队时间为一分钟,三鲜豆皮摊位排队时间为五分钟,包子摊无需排队……

回到座位之后,电脑上还会提示预订午餐什么的。

史教授本来觉得自己已经够混的了。没想到,一个公司,居然总是提示员工要吃饭,要起来活动活动,要多喝水之类的。

以前他在学校的时候,有秘书提醒他各种行程会议,这里系统会跳出来,说有谁谁谁想跟……

你沟通,沟通时间是X点至X点,是否接受?

不接受就写个理由,点「不接受」。

史教授觉得这套系统特别好,要是能在学校用就好了,节省很多时间。

看到会议,统统点叉。

看到无聊的人来约谈,统统点叉。

想到就很开心。

他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有人过来,向他做自我介绍:“史教授好,我是你的助理戴秋霖。”

史教授点点头:“你好呀。”

“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跟您沟通一下项目组的情况。”

“现在吧。”

安夏也是与会人员之一,首先向史教授表示欢迎,然后就是项目说明。

现在项目连起步阶段都不算,最多叫起名阶段。

史教授听到相关的参考数据来源,就在摇头:“你们找的这个数据不行,太老了。”

被挑到新组来的人,有三个是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对于找国外的资料还是很有心得的,他们对史教授的批评不是很信服,为了找资料而加班加点辛苦半天的一位员工不服气:“我找的是1986年最新的数据。”

“1986年已经是上一代的资料了。”史教授毫不客气地堵回去。

史教授背着手:“1992年的时候,英国金斯顿的Flmerics公司已经实现了将计算流体力学的技术,变成解决产业中的工程任务。主要目标客户群从学者,转变为从事产品开发的工程师。”

他站起身,背着手,慢慢走到安夏身旁说:“你说过,希望做出来的东西,能让使用者轻松运用的吧?”

安夏点点头:“对,因为我们的使用者,其实是各个行业的测试员工,他们对于流体力学,还有其他相关物理知识的了解没有那么深。”

“对!”史教授大声应了一声,像老师那样,大步走到玻璃白板旁边,然后开始四下寻找粉笔,安夏赶紧给他递上一支油性笔。

史教授在白板上哗哗地写起了字,甚至还给搭了一个草拟的框架。

一通猛写,白板上满满当当。

史教授转过身,开始详细解释这些是啥,那又是啥,这是啥啥啥。

一分钟之后,安夏就感受到了什么叫每个字都能听得懂,连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什么。

正常情况下,公司里的任何会议,安夏都可以随时进来旁听,随时走出去。

可是史教授刚来,又说得这么带劲,激情澎湃,安夏觉得离开有点不好意思。

趁着史教授说完一句,正在换气的时候,安夏笑着说:“我还有别的会,你们继续。”

然后,她就跑了。

刚走出会议室,就接到了小蒋的电话:“夏夏,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张诚案里的那个黑车司机被抓住了。”

“诶?太好了。”安夏很高兴,“他招了吗?”

“还在审呢。”

“怎么抓到的呀?”

“偷寻呼机的那伙人你还记得不?那个黑车司机是跟他们约好中午去接他们出城的。”

那伙人的计划十分完美:

傍晚去踩点,晚上就下手,上午黑车司机来他们的旅馆接头,接他们离开这个城市,去外地找买家,五折就出手。

一切都是很好很好的,就是没想到,清晨就被人捉住了。

他们显然没有看过谍战剧,也没有什么素质。

不仅没有跟黑车司机约定撤退的信号,而且还把黑车司机给出卖了,把他姓什么,叫什么,长什么样,约好的几点见面,都一五一十地招了出来。

黑车司机一走进招待所的门,就被人按在地上了。

捉他的人一眼就认出,他就是模拟画像……

上的那个人。

下午,黑车司机把能招的全招了。

他不承认这次是帮助销赃,他只说是有人找他开车接人,别的什么都不知道,他是无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