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电影人》访谈(第2/3页)

“那么,他是谁呢?

“欢迎今天的访谈嘉宾,电影人方醒。”

方醒一直正在后台入口,工作人员检查了一下夹在领口的麦克风,然后竖起一个大拇指,示意进场。

方醒迈步走进演播厅,先朝镜头挥手。

谢兰迎上来握手:“欢迎,请坐。”

《电影人》访谈是以客厅聊天的方式进行,所以演播厅布置得很像客厅,有沙发,有茶几。

在录制之前,已经彩排过,走位和坐哪个位置都是安排好的。

“主持人也坐。”方醒谦让一下,然后在嘉宾的沙发上坐下。

两人坐下后,谢兰开始访谈的第一个话题:“录制节目的这个时候,《流浪地球》还在上映,而且票房已经达到40亿,非常好的成绩。

“不过,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今天方醒来到《电影人》是以什么身份来的?演员,还是导演?”

方醒笑着抖了个机灵:“访谈节目的名字不是已经说明一切了吗?”

谢兰恍然大悟般接话:“那倒也是,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都是电影人。

“在两个身份之中,你更喜欢哪一个?是喜欢表演呢?还是更希望拿导筒讲故事?”

方醒考虑一下,才答道:“其实都有,演员是一种表演欲望,想要把内心对角色的理解,通过表演的方式,告诉观众。这个角色是这个样子的,他是鲜活的。

“导演则是更多的是在讲故事,把很多演员的表演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故事的世界观、价值观。”

谢兰:“你既是演员,也是导演,而且都很成功,那么你如何看待电影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电影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方醒一边思考一边回答:“我认为电影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影像和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

“电影创作者应该用电影来呈现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从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生活。”

谢兰:“方导的这个回答,更多的是形而上的东西,能不能举个例子,让观众能容易理解呢?”

方醒考虑一下,答道:“就拿《流浪地球》来说吧。我在电影里饰演的是‘刘培强’这个角色。

“如果是四年前,我是不会演这个角色的,我可能会去演‘刘启’,而不是‘刘培强’。

“因为四年前,我的身份是一个儿子,我知道一个儿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角度在看世界。

“而电影里的‘刘培强’是一位父亲,一位为了让儿子能够进入地下城生活,不得已选择成为航天员,前往空间站执行任务,因而和儿子分开十八年。

“作为一个儿子,小时候有多依恋父母,我很清楚。

“但是,四年前的我,是无法理解父亲留下儿子,登上空间站分别十八年是什么样的心态。

“因为我没有当过父亲,我不确定,父亲离开的时候,应该是难过,还是不舍,抑或是愧疚。

“这份感情很复杂,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四年前的我是不懂的,但现在我懂了,所以我才敢在电影里演一位父亲。”

顿了顿。

方醒接着说道:“当然,这份感情的表达,在电影里没有那么剧烈,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眼神的流露。

“可能对很多观众来说,根本没有注意到,但我还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表演,去告诉年轻的观众,这样一位父亲对孩子有着怎样的愧疚。

“或许,现在的你们还不懂,但未来有一天,回想起来,自然会明白。”

谢兰:“在电影里,很多观众对‘刘启’这个角色表达过不满,认为这个角色太任性了,对父亲的抵触和逃避让人无法共情,对此你怎么看?”

方醒:“这正是因为‘刘启’的身份是一个儿子,他注定无法在他那个年纪,理解的他父亲。

“而观众是上帝视角,清楚的知道父亲‘刘培强’,为了让儿子好好活下去,健健康康的长大,付出了多少努力。

“所以,观众无法同情‘刘启’,那说明观众很棒,他们已经在学着去理解他们的父亲,这就是电影希望给观众的东西。”

谢兰:“在我们节目的官网,公布新一期的嘉宾是你的时候,也发起了问题征集活动,接下来这个是观众提问最多的问题,你小心咯。”

方醒:“请问。”

谢兰:“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网络上曾经出现过,关于这部电影里提到的行星发动机,无法推动地球飞出太阳系的话题。

“并且有一些比较硬核的网友,用公式计算过,《流浪地球》里的方案,根本无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