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狮子大开口(第2/3页)

举两三个条件就知道有多过分了。

比如富士康创造了多少GDP之后,带动多少就业岗位,当地就得分门别类的返还现金。创造的GDP和提供就业岗位的计算非常有利于富士康,那些附属产业,外包订单都要算。而且,当出现计算分歧的时候,就得以富士康为准。

再比如,当产业工人缺乏的时候,优先供应富士康,保障富士康的订单能及时完成。又比如,开封省负担50%的员工社保,这里说的是原本应该富士康缴纳的那部分。

这样一解释,是不就知道富士康有多过分了?

没有办法,开封省是全国的人口大省,每一个工人后面都是一个家庭。

有老人有孩子。

而作为内陆城市,开封省并没有什么大型的企业能够一口气吃下这么多的工人。

夏国的人口的确是在减少,老龄化的确是在加剧。

但是在另一方面,夏国的存量人口依旧很多,依旧有十四亿人口。

大家一睡醒就要张嘴吃饭,这就是一个现实问题。

如果开封省不能够消化这些劳动力,劳动力南下到沿海城市,找工作也很困难。

毕竟沿海城市,类似于深市,已经有很多密集加工企业离开了。

秦主任这一次要求了更长的时间去研究,他都不知道这件事到底还能不能成,他有点想不明白,富士康怎么敢这样开口。

富士康原本打算跑路的,跟着苹果拿订单,被人议论多了之后,感觉丢了面子,就搞这么一出,让大家知道他富士康要走是自己想走的,不是被长天科技逼走的。

夏国范围内,富士康在不断地出走,开封省的动静自然也很快被米国人知道了,他们很满意富士康的姿态和觉悟,就做了一期专访,老郭老板出境,亲自参与了节目。

“亲爱的郭先生,听说夏国希望富士康留下来,并且做了很多努力,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康纳,这件事是真的,并不只是听说而已。夏国各地开了很丰厚的条件请求富士康留下来。”

“那夏国为何会出这么好的条件呢?”

“自然是因为富士康值得啊。富士康在大陆投资建厂,接纳国际订单,这是夏国很多企业都不具备的能力。我们带动了经济,提供了就业,如果我们走了,这个空缺夏国补不上。只能看着国外产品挣走民众的钱,却连挣手工费的机会都没有。”

“富士康会接受他们的条件,选择不离开吗?”

“这个不好说,苹果的订单要兼顾,越靠近交货地点越好,一直呆在夏国,交货有点困难,毕竟苹果都转移到其他地区了。这就得看夏国各地还能给出什么样的条件,只要条件足够丰厚,我们还是可以留一部分力量在夏国。”

“你就不担心夏国这边会中止合作吗?如果你的要价太高,他们可是负担不起的。”

“不怕!你要这么想,如果没有富士康,他们拿出再丰厚的条件也无法接到国际订单,能有这样的正面影响。

……

这一段采访原本是在国外的,但现在是个极端信息化的时代,所有的消息渠道都被公开了,长天科技搭建了自己互联网之后,世界的真相就再也掩藏不住。

所以这个视频很快就从外网被转发到夏国国内的网络,引发了轩然大波。

“听你吹牛逼真是臊得慌,不记得当年富士康是什么情况了?要不是来大陆开厂子,早就被米国和东洋给挤兑死了。仗着夏国优秀的产业工人,交通便利,物资条件,翻身之后就忘了本?”

“不是富士康给夏国人饭吃,而是夏国人给了富士康重生的机会。要是它第一站就去越国,阿三等国度,老郭老板早就回去摆摊卖三杯鸡了!靠北啦!”

“别说的自己这么了不起,那些待遇,那些订单已经被长天科技给超过了,死不死啊?亏心不亏心?也不看看自家工厂里面有多人转身去了长天科技?富士康不过是垂死挣扎的阶段,迟早就得完蛋!”

“富士康已经不是当年的富士康了,待遇什么的差了很多,它自己的利润大大下滑。该!总感觉夏国大陆人是乡下人。”

“老郭老板的屁股是歪的,这样的货色走就走了,不稀罕!”

面对网络汹涌的舆论,富士康那头没有吭声,老郭老板觉得自己有点失言,但他怎么可能出面道歉?尤其是对着看不起的乡下人道歉?

“不要管,都是一群底层的人,他们骂再狠也没用,开封省这头一直求着我们。这就证明我们的价值非常高,高到KF市无法放弃。其他地方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情况,有什么好担心的?”小郭老板也不以为然。

不过,网上的舆论还是影响到了开封省这边的决策,他们担心自己继续挽留富士康会引发民众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