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这个性能,要逆天!(第2/3页)

实验重启之后,判断果然是对的,生物发动机再也没有了那种顿挫的峰值,平均速度阈值提升到十八万转,极限转速到达了二十二万转。

然而发动机的温度也是迅速的上升,这个问题就有点麻烦了,好在十八万的转速已经是当世无双了,散热的问题后面点解决都没事,先把发动机改装这件事做了再说。

生物发动机的实验宣告成功,下一步就是进入实战环节。

长天科技首先“下手”的对象就是自家的喷气式无人机,不是蜉蝣那种,而是出门护航伴飞的那种,比如“猎杀”无人机。

世界上主流的喷气式飞机都是用涡扇发动机的,大致的过程就是吸入大量的空气,然后经过多重压缩,再喷出燃油点燃,然后强大的热流推动扇叶高速转动,让飞机高速运动。

看着很简单,对吧?其实真的很不简单。

最难的不是原理,而是压缩和燃烧中的高温,超高温,超高压之下,扇叶的材料得用含铼金属合金,温度在两千度左右。然后以一百摄氏度为界限不断的攀升,每突破一百摄氏度就意味着彻底拉开了一个代差。

之前夏国也就搞出了1800摄氏度,米国弄出了2200摄氏度。所以人家的东西才会耐用又高速。

后来长天科技发力,对材料进行了巨大的提升,硬生生的超过了米国的航空发动机,搞出了涡扇10,现在长天科技要做的就是从驱动层面提升速度。

生物发动机靠的是自己内部的高速运转,生生的带动涡扇的旋转,跟喷射燃油的方式截然不同。在长天科技看来,那种方式又危险又低效,超多的燃油瞬间点燃,能利用多少?

随着一组组齿轮安装完毕,无人机就算是组装完毕了,简单,粗暴。就是把原来的驱动系统掏出来,把发动机和齿轮组,传动系统放进去而已。就连外部材料都没有特别更新。都知道不太合适,但是现在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是不是太简陋了一点?”

“别问,这个就是个牺牲品,看看发动机性能的同时也看看无人机跑到什么速度会解体。不过别太马虎,机体的密封性一定要做好,不然就没有意义了!”

“知道!对了,新一批的发动机麻烦您签收下,那边的生产有了新的突破,做得更快更精良了,真是期待啊。”

“我们的抓紧了,生产部那帮牲口,理论都没搞定就搞定了生产流程,这是打我们的脸呢!就偏不给他们装的机会,把理论提升起来,让他们看了掉头发!哈哈!”

“好!”

长天科技内部的竞争是非常良性的,你突破我也突破,谁慢谁尴尬,理论和实操相辅相成,收入极高,高到让人可以不要命。

“第一阶段实际实验现在开始!无人机准备,升空!”

话音刚落,一个大黑耗子就冲了出去,瞬间没了影子。两秒后,风才吹到了后面。

“卧槽!”

“刚才是飞过去了?”

“小飞棍?”

“不要开这么老的玩笑!”

“赶紧测速度,都看什么呢!”

“对不起!现在已经是五马赫了!也就是六千一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了!我靠!”

“我靠!还在提速,都比超高速导弹要快了!”

众人一脸兴奋的看着速度的仪表,上面的亮点定位飞速变换,瞬息百里。

就在此时,高温报警器不断地响起,“滴滴”的声音让人听了非常揪心。

“不要停,继续提速,把极限测出来!”

发动机的转速瞬间飙升到二十二万,无人机的速度同时在急速的上升,突然间,无人机开始解体,自爆装置同时开启,一声爆炸后直接一切清零。

“刚才的速度是多少来着?”

“报告,好像是9马赫。”

“再看!”

“应该是9马赫。屏幕有记录,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眼睛花了。”

“……”

世界上最快速的导弹是锆石,试验中达到了八马赫,现在无人机就干到了九马赫,这换算下来,已经11000公里每小时以上了。再者,锆石导弹也就四百公里的里程,无人机现在都干了三千公里了,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还只是无人机材料的上限,并不是发动机的上限,刚才的速度一直在提升,只不过是突然间爆炸了而已。

“让材料部把无人机材料再升级下吧,发动机的材料也要升级,感觉不过瘾。我们这边复盘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传动方面的改进空间。”

长天科技埋头苦干,外面已经闹翻了天。

无人机飞的方向是东洋的,无人机在空中遛弯做动作的时候,东洋的雷达侦查到了。长天科技的无人机从来也没考虑过隐身的事情,因为真的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