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纵横南北,戳你心脏(第2/3页)

“看来细菌内部依旧还有我们看不到的细小结构,也正是那些更小的结构导致了总效率达不到无限逼近100%。看来旋风菌还是有继续培育长大的必要。”陈潇点点头,非常满意与眼下的成果,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完美的形成产业。

很早之前就提过,现在还得再提一次,实验室的理论跟生产理论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实验的东西要量产,就必须重新设计生产理论,什么环节该怎么做才能最合适。

这里面要考虑现有的制造水平,还要考虑能耗,人工环节。

不好好设计的话,再好的实验室理论无法量产,那就等于没办法真正的造福人类。

这就是为什么陈潇把制造提升到与理论相同高地位的缘故,好的工匠收入那真是羡慕死人,跟理论研究出来的那些人一样,都有一定的产品分成的。

就在陈潇在屈萍实验室热火朝天干的时候,南美大陆也在热火朝天的干。

阿根果的管束通道如今进入了实际建设环节,为了更快的获得管束通道,长天科技是派了团队过去搭建整套产线的。

这个国家就是所谓的奇葩国家,生生从发达国家倒退成了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有进一步滑落的“希望”。

这个过程很复杂,无法详说,只能说其中有若干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它一开始避过世界大战,获得了军火订单,加上自己的矿藏丰富,大量出口,闷声发了大财。

但是后面的日子就开始作死了。

国家积累财富的手段没有工业体系作为基础,都是搞人力密集型加工和原材料输出,附加价值很低很低,难以长久。

接着国家瞎学西方皿煮这一套,各个势力要上台,就拼命抬高国民福利,以此吸引选票,所以口子越来越大,最后没办法圆回来,这就是“高福利陷阱”。

另一方面,米国等西方国家渗透进入了阿根国,资本秘密或者公开的把控了阿根国的重要经济命脉,国家资产流失严重,这个国家已经不是阿根人的国家。民众只能被摁在地上抽血扒皮。

慢慢的,国家就倒退了。最极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翁布雷穆埃尔盐水锂矿场,别看名义上是阿根国的矿产,但是控制权不完全在国家手里,而是资本手里。相同例子的还有阿塔卡马盐湖的锂资源,占据全世界23%的储量,结果还不是要跟着米国的政策上下调整?

阿根国整个国家的金属矿有77%以上都得出口,就这样还这么穷,从这里已经能看出很多问题了,整个国家大部分的资源都在米国资本手里。

这些矿场踩了矿之后,通过米国资本的列车与铁矿石运送到港口,然后由米国的货轮运输到米国加工,有的甚至是被米国转卖到其他国家谋利。不管从哪条来说,都把阿根国当成了自家后花园,把人家的资源纳入自己的资源战略体系,成为了控制价格的筹码,这也是相当的悲哀了。

好在,阿根国没把铁路体系让出去,也就是这样的原因,才可以在矿产贸易中收点过路费,关于这一点,也是相当的滑稽。

阿根国确实搞过铁路私有化,结果由于不挣钱,成本高,殖民地时期还有五万公里的铁路里程,生生降到了一万公里,只剩下主要的大动脉。米国资本也聪明,这样的东西根本不想要,阿根国前些年搞起了铁路国有化,彻底收回了铁路的控制权。

但是矿产那边的所属权确实没得办法,上头的那些人屁股也不干净。

这一任阿根国头头就想到了个围魏救赵的办法,修建管束通道,通过这个名义要求使用的资本出钱共同参与。

米国资本自然不干,长天科技的东西,自己还出钱修建?

不料,这个举措正中阿根国相关商业资本的下怀,既然米国资本不肯出钱修,那么我就可以拿这个说事,不让你们使用新修的管束通道,这个可是我新建的,不是原来的那些铁路了。

这其实也是打了个马虎眼,混淆了改造和新建的概念。但是谁也说不出什么,铁路改造了多少,新建了多少,谁都说不清。

即便说清楚了,也玩不了。

新建的管束列车路段跟改造的路段犬牙交错,即便阿根国愿意给他们使用改造过的路段,这群人也没办法用。难道这些矿场还能扛着火车绕过新建的路段,来到改造过的路段行驶吗?

再说了,人家铁路都基本国有化了,改造还是新建,都是当局的事情。米国资本拒绝投资,也不抗争阿根国铁路私有化,是吃定了阿根国掏不出钱来新建改造,还得靠自己。没想到阿根国竟然有这么大的决心。

阿根国没有疯,长天科技这边的条件虽然比国内的要苛刻很多,但依旧是非常优厚的,完全可以通过管束通道带动经济来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