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3/4页)

令窈推他:“你活该,谁让你拽我。”

他咧嘴笑,仍未放开她的手,令窈懒得同他闹,躺回去,手抵在他臂膀,不让他靠近:“穆辰良,男女大防。”

穆辰良:“你才十二岁,我也才十五岁,防什么防。况且我是正人君子,懂得分寸。”

令窈不好再说。

前世她同他闹,夏日里乘凉,枕在同一张汉白玉床上共眠,也是常有的事。

古往今来,规矩从不约束得势的人,它只约束无势可依的人。

他们一个是穆家嫡长孙,一个是荣享圣宠的宸阳郡主,她就是和他日日宿在一个屋子里,外人也绝不会多说半个字。

汴梁贵女婚前婚后,情郎无数。舅舅的二女儿就是天底下最放浪不羁的一个。

临安民风虽开放,但相比汴梁,过于保守。前世阿姊被宁家算计,差点毁了清誉,若是在汴梁,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众人只会嘲笑宁家儿郎无用,竟连女子的心都拴不住。

穆辰良轻攥她的手,另一手从怀里摸出手钏,是被她送出去的那个,他又重新替她戴上。

“那日我不该凶你。”少年浓睫忽闪,含糊不清地说着别扭话:“你忘记那天的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令窈盯着腕间的手钏,双唇像是被米浆黏住,怎么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故意气他。

他才救了她,她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她分得很清楚,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这两件事互不干扰。

令窈许久未曾回应,穆辰良见她黛眉微皱,内心方寸大乱。

她选择将手钏送人,定是因为不喜欢它,所以才送出去的。

他们之间的争吵因这只手钏而起,是他思虑不周,不该将手钏送还给她。何况这只手钏已经被她送出去,别人戴过的东西,她或许不想再要。

穆辰良连忙取下手钏,丢到一旁:“不戴了,也不要了。”

她打探他脸上神情,分辨他真心与否:“你不气我将它送出去?”

穆辰良别开视线。

怎能不气?可气着气着,也就习惯了。

他编出理由:“这么丑的东西,你看不上它,将它送出去,理所应当。”

“可我践踏了你的心意。”

“不要紧,一份心意而已,我还有千百份心意。”

穆辰良将她的手按到他心口处,天真的少年音饱含羞涩:“只要你肯理我,肯同我一块顽,你爱怎么践踏就怎么践踏。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绝不心胸狭窄。”

令窈笑出声:“才不信你的鬼话。”

穆辰良也跟着笑,从怀里摸出一个楠木簪盒:“你不喜欢手钏,我重新补份礼给你。”

他将步摇插到她鬓间。

令窈抬手去抚,发现是只步摇,她本想取下看,碍于之前的事,只得忍住,戴在头上,问:“好看吗?”

穆辰良眼中有亮光闪耀:“好看,再没有谁比你更配它。”

令窈实在好奇,起身往铜镜前走,看清鬓间的步摇,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前世穆辰良好像也送过她一支,至于是什么时候送的,她记不清楚了。

穆辰良送过太多礼物给她,她从不在这上头留心。

时辰已晚。

鬓鸦进屋,催促:“该歇下了。”

穆辰良看向令窈,腆着脸求:“再说会话。”

令窈还有一事未说。

她深深吸口气,主动拉了他的手。

穆辰良紧张到快要打嗝。

她细声细气地说:“今日的事,多谢你,日后我定会报恩。”

穆辰良张嘴就说:“不用等日后,你现在就能报恩。”

他让她承诺,从今往后,她绝不冷淡他。她白纸黑字写下,摁过手印,他才肯罢休。

有一纸诺书在怀,他也不缠着她说话了,只道:“白日你受了寒,睡前记得喝碗热热的姜汤。”

鬓鸦早就备下,备了两碗,出声说:“穆少爷也喝一碗。”

两人同时喝了姜汤,穆辰良告辞离去。

鬓鸦回屋伺候令窈入寝:“总算和好了。”

穆辰良不在跟前,令窈渐渐回过神,愁眉紧锁,心中矛盾:“原本不想和他好,怎么又成如今这副局面了?”

鬓鸦笑道:“这叫命。”

令窈沉默。

朗月阁。

郑嘉辞从三奶奶处归来。

因着令窈落水救人的事,郑令清缠着他问当时的情景,足足问了一个时辰才消停。

他面容疲倦,自院子走过,无心欣赏皓月夜色,只想早些入寝。

推开屋门,刚一进屋,郑嘉辞察觉到不对劲。

太安静,伺候他的奴仆哪去了?

郑嘉辞来不及反应,槅扇门重重合上,有谁狠厉敲打他的膝盖,他没站住,跌到地上。

黑暗中,轮椅碾过的声音缓缓靠近。

男人温雅的语调毫无波澜:“果真是你。”

郑嘉辞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