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乌求入劫,龙场渐悟道(第3/3页)

“好!那贫僧就静候佳音了!”大黑天也不催促,虽然现在他和岳不群在聊大劫之事,但其实距离引发大劫,进而引动诸多不详之神来攻,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长或许有万年之久,短也该有千年左右。

除非那条守门的大章鱼出现变故。

……

华山,知守堂,王守仁正在读书。

最近有几个华山弟子,从一些书商那里,购买来了一些书籍,送到他这里。

王守仁终于看到了昔日师父岳不群,在他眼前一晃而过的‘传习录’。

知晓此书与何人相关时,他心中是感觉古怪的。

但看过之后,却感慨无限。

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疑问与思考。

他决定下山。

去龙场感悟一番,去世间游历一场。

虽不能感同身受,却至少同走一条路,多一些更贴近其的感受。

很奇怪,这世上同名同姓同经历的人有很多。

但王守仁,却没有找到他的‘同位体’。

世间唯有他一个‘王守仁’。

其它融入的世界里,要么这个名字代表的那个人,已成传说。

要么便是还未降世。

亦或是一部分的人物、故事能够对应上,但具体的时间节点,却有不同。

比如同有数个岳不群出现,本应该在同时代,再对应出几个王守仁来。

实际上,有的岳不群生于明早期,有的却是在明晚期。

虽都在大明朝的时间段上上演注定的故事,但却并不固定在一个时间点。

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此番天地大变,这远在贵州的荒僻之地,就更如那远古蛮荒一般。

若是没有大明的铁轨修进来,这里的人们想要走出大山,怕是耗费十辈子也不可能。

野蛮,荒芜。

王守仁背着剑,丈量着脚下的大地。

莽荒的世界里,那些野外强大的生灵,远远的嗅到了王守仁的气息,便都纷纷后退,不敢靠近。

至于王守仁,却也不理会那些阴暗里的各种窥视。

只管前行。

心中始终徘徊着‘吾心即天心’‘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些道理。

只是却缺了通透之感。

这也是必然。

此生的王守仁,受岳不群庇护,得了华山派掌门弟子的身份,与王钰一道执掌华山派,进而又管理着天下之事,可谓是一步登天。

虽然苦难不并不是什么值得歌颂之事,但缺少了苦难的磨砺,王守仁的思想与那位心学宗师王阳明,却有了极大的差别。

当然这差别并非不可弥补。

王守仁虽没有经历那些苦难,但他见过苦难,感受过苦难,同时他也有着王阳明没有过的优势。

那就是操持社稷之大权,为亿万万人的生计与生活,而进行统筹与管理。

出世、入世皆为修行。

如果说王阳明的光芒,是由自身内心而始,一点点的传播照亮天地。

那么此刻王守仁内心的火焰,却早已悬挂在了天际,如那浩日一般,泽被众生。

轰隆隆!

天空阴暗下来,乌云和闪电弥漫过黑压压的山岗。

刹那之间的黑暗,又被闪电劈碎。

王守仁的脸,在黑暗和光明之中交替。

他突然僵立在原地。

随即就在一块大青石上盘腿坐下,任由那从天而降的暴雨冲刷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