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来问道无余说(第2/3页)

这神通,不传而悟,一悟则通。

那孩子朝着黑袍帝君一礼,道:“前辈。”

“我修成了!”

齐无惑怔住,看着那兴奋的孩子,却忽而有些明白了些东西,有些知道当年自己的老师见到自己第一次炼气,第一次顿悟太上丹决,引天地元气入丹时的心情。

那时候的老师,应该也如现在的自己一样惊愕,还带了一丝喜悦吧?

当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齐无惑温和笑着点了点头,道:“不错。”

“不过,却不可焦躁,需徐步而来。”

那孩子用力点了点头,眼底都是开心:“嗯!”

一路又继续往人间城池行去,之后走了十几日的时间里面,齐无惑开始慢慢指点这个孩子修行,确实是悟性超凡脱俗,悟道极快,就是对于什么都很好奇。

落水倒是小事情了,不知道什么是酒喝了个大醉,又惹来了蜜蜂,险些被蛰了个满头包,又因为对人间事情不了解,被人误解,险些引发了冲突。

但是这个孩子对于世界却充满了热诚和喜欢。

看风喜欢,看水喜欢,看着天空云霞也喜欢,看着人间,更喜欢!

迎着风大步走路,伸出手掌让凉丝丝的雾气从手指尖拂过,看着朝阳升起,云霞万里,又看着太阳落下,天空布满星辰,看着明月高悬,在月色下开心地起舞。

采摘果子去和山间的性灵做朋友,和人间村子里面的“同龄人”一起玩耍,看着老树下的老人下棋,对于什么都是好奇,也修行,却不执着于修行,似乎永远都那么开心。

就这样的性格,最近一段时间却似乎有些忧愁了,似乎在想着什么,常常坐在石头上,双手托着下巴,看着那边的道人,然后又在后者看来的时候,闪电般收回视线。

终于有一日,却是嗫嚅了下,小心翼翼道:

“前辈,我可以拜前辈为师吗?”

他已经明白了人世间师徒关系,且是先天灵物所化,心境澄澈,和年少时候齐无惑那时少年老成不同,心里既然有渴望,便不遮掩,不隐藏,诉诸于外,眼底澄澈,带着亲近和孺慕,黑袍帝君温和笑道:

“入我门中,需要讲求一个缘法,讲求一个心性。”

穿着灰衣的孩子想了好一会儿,好奇道:“缘定缘散,缘起又落,如同水上涟漪,平复又起,起又终定,并没有什么定论和评断,今日无缘,未必不是他日缘深;今日同生共死,也不一定就是他日缘尽。”

“就像是树上的果实,草木的花朵一样,今日开,明日落,他日也会重新开放,本就是不断轮转的啊,树上现在没有果子,不代表未来没有。”

“要怎么样才算是有缘法呢?前辈?”

这孩子近乎于是天然质朴地说出这一番话来,黑袍帝君都有些微讶异。

并非是这样道理有多高深。

只是这样道理出现在这样年岁和心性的孩子口中,实在是让人侧目,让人讶异。

这个时候,齐无惑对于老师当年教导自己时候的心情更有些感悟了。

他伸出手摸了摸这孩子的头发,哑然失笑,道:“倒是有些小聪明。”

“如先前所言,无为而为。”

“我带着你去见见故人。”

黑袍帝君起身,神色平和,那孩子也一下蹦下石头来,随着黑袍帝君身后,道:“去见人?”

“嗯……”

齐无惑垂眸看他,这孩子生得年幼,当日灵性升腾倒是还有十三四岁,这几日的灵性逐渐内敛,看上去也才几岁模样,都已成了孩童,伸出手来,这孩子伸出手拉住了帝君的袖袍,道:“前辈,见人是要做什么呢?”

黑袍帝君顿了顿,想到了千年前老师的话语,嗓音温醇,道:

“是我给伱上的第一课。”

“见他们。”

“也是见你自己。”

这孩子点头,好奇道:“前辈,我们第一个要见谁啊。”

黑袍帝君温和道:“要见谁吗?我想想看。”

“其位列于人间城池,开三教之一,曾护持人间五百年春秋,行走人间数次,门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每一位弟子最终都有了仙人层次的实力,贤人则是各有不同。”

“擅因材施教,知如何教导弟子。”

“而今隐居于人间都城之中,专心推占学说,你可以去见见他。”

伴随着齐无惑的低吟,那孩子跟着帝君亦步亦趋往前,黑袍翻卷,帝君黑发垂落腰间,伴随着前行微微晃动,周围流光变化,先前的山野风光消失不见,有叫卖声音钻入耳朵里面。

这孩子眼前出现了人间京城的繁华街道,耳畔听得到沿路小贩的声音,过去了千年,人间京城在墨家的代代修改之下,早已经变得比起往日更为巍峨,唯独九碑之处,仍如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