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诸劫皆苦,一舟横渡(第2/3页)

阿弥陀佛语气哽咽,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就仿佛这么数个劫纪的挣扎都在这个时候,可以松了一口气,肩膀上的重担似乎就此便松缓下来,青年垂眸,伸出手轻轻抚摸旁边老佛的肩膀,道:“辛苦了……”

阿弥陀佛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佛祖轻声道:“我在这些年来,神魂只留存于这菩提树下,却是不能指点你们,今日或许还有些时间,阿弥陀,去将大家都叫来吧。”

阿弥陀佛用袖子擦干了眼泪,起身朝着外面而去,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此刻的一身修为,仍如同太古时候最初之年那样,身子前趋,一路小跑着出去了,而这菩提树下只剩下了黑袍玉冠的真武大帝,和盘膝而坐的青年佛祖。

齐无惑看着他,道:“……承载了我等的神魂和意志交流,你的神魂……”

佛祖微笑道:“嗯,哪怕是有玉宸大道君的存在,让我的记忆准确地落在了那三位同时出现的时候,可我的神魂还是已经到了极限,或许该要破碎了。”

“但是,破碎之后,亦是新生的开始,我的魂魄不会消失空无,而是会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之中,或许会化作草木,或许会落在河流之中,或者会落在某一日路过行人的肩膀,这样想的话,是不是不会那样悲伤了呢?”

“道友不必因此而觉得叹息叹惋。”

佛祖双手合十,轻声道:“世上不会有救下性命更大的善了。”

“渡苍生过苦海,是最大的善果。”

“我的法在这一刻已得到了圆满,故而无需要任何的感谢,无需要任何的悲怆。”

生灵勘不破生死轮回,是苦。

但是视苍生轮回死灭为道,而对于苍生苦楚死亡等闲观之,本身即是恶。

于我看来,众生皆可爱。

所以若有朝一日,大道轮转,天地开辟,纪元重化的劫难和眼前的生灵为敌的话,我一定会站在生灵这一边。

齐无惑感觉到了眼前佛祖的道。

佛祖似乎想起来什么,温和笑道:“说起来,道友或许还不知道我的跟脚是什么,我本身是太一开天辟地之后诞生出的天地灵根之一,就是这一株菩提树,说是什么佛法,其实我算不得什么佛祖。”

“我去而未散,所以这一颗菩提树虽然结果,但是却自始至终不曾成熟;等我去后,这一颗果实也会成熟,到时候道友若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此拿了去。”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伴随着一阵阵脚步声音,更多的僧众都齐齐涌了过来,他们躬身行礼之后,才缓慢的走进了这菩提树覆盖的范围内,盘膝而坐于地面上,不再需要金莲,不再需要白玉的莲台,青年佛祖开口,讲述最后的佛法。

语气平和而宁静,带着宁静祥和,诸多菩萨安静去听。

最后他们看到那位菩提树下的青年闭上了眼睛,看到他的身躯开始泛起了层层的涟漪,似乎就此就要散开破碎了,阿弥陀佛下意识叫道:

“佛祖!”

青年睁开了眼睛,微笑道:“只闭目养神而已,你们不要这样吵闹。”

老迈的阿弥陀佛却如同初学修行的沙弥一样,半跪在佛祖面前,道:

“佛祖,您如果离开的话,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弟子将如何修行……”

“修行不是你们的事情吗?为什么要询问我呢?”

阿弥陀佛低声道:“弟子担心弟子佛心失守,担心重坠诸恶。”

佛祖笑着道:“那么,如果要外力来约束,才能够远离诸恶和欲望,那不也不是你所谓的佛心,不也其实不曾修行吗?”

不远树下,黑袍扶剑的帝君看着远处,那仿佛重新回到了太古最初之年的佛门,在他的身旁,玉宸大道君神色平淡,却已在这一瞬间,打开了自己给自己留下的记忆,方才佛祖能作为维系这过去现在,御尊层次以上交流的舟筏,自然也有这位玉宸大道君作为锚点。

是过去决定了现在,还是此刻逆转了过去。

是因是果,却也分不清楚。

玉宸大道君看着自己的手掌,淡淡道:“看来,此身是该离去了。”

少年大道君洒脱道:“不过就如太古之年,山间林下,又做了一场大梦罢了……不过,这一次大梦,曾和未来之我交手,曾经和你交手,倒也是没有什么遗憾了。”

“无惑。”

“承那僧人一个情分。”

“佛门,给一个安稳日子罢。”

齐无惑轻轻点头,大道君没有多说什么,拍了拍弟子的肩膀,洒脱一笑,重又提了手中的青萍剑,朝着前面行去,一如往日,脚步渐轻,身躯渐渐散开了,最终化作一缕春风,走入风中,这个状态,这个阶段的玉宸大道君,再不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