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师父”见师父?(第2/3页)

诸佛都缄默下来。

他们对于人间界一统不一统,并不在意。

在意的是,现在分成了九块的娲皇后裔,他们都无法将其化而为佛,要是娲皇后裔又一次回到太古和上古时代的一统状态,不再彼此打来打去,反倒是化作了铁板一块,那么佛门的机会就彻底没有了。

“可惜,可惜……”

一佛陀看着这画卷,道:“娲皇后裔不入我佛,只因他们各自有其想法,阻拦在我等面前的,也只是道门罢了,而之所以人间亲近道门,不过只因为当年娲皇恳请道祖传法。”

“若是我等可以将娲皇渡化入我佛门。”

“让娲皇做一菩萨。”

“那么这大一统的人间,不是垂首便拜了吗?”

这【南无善乐自在音光明如来】不由慨叹。

诸佛皆景从,唯独阿弥陀佛眼皮抽了抽,看着这个佛。

然后默不作声地把自己的蒲团朝着旁边挪移了一下。

阿弥陀佛担忧这些佛越说越过,只好双手合十道:“如今观之,也只有寄希望于那些弟子进入人间,可以将我等法脉流传下来,这样的话,纵然是人世间得以一统,重现太古之威,我等也可以转而归来。”

“是啊。”

“确是如此。”

“只是那些弟子,当真可以在这人间,留下自己的痕迹吗?”

诸佛疑惑。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之前派往人间的,佛心坚固的弟子曾在两年多前齐齐归来,皆是如丧考妣,面色苍白,说是在人间还没有怎么样,就窥见了天地一大金光流转。

似乎有无数的金色流光汇聚,化作了一道人,一手持卷,一手持印,镇压人间,垂眸看来,目光如同雷霆,叫人害怕惊恐,站立不稳,更遑论是谈论佛法?

唯南无善乐自在音光明如来双手合十,道:“诸位同修,不必如此担忧,寻常之弟子,佛心未固,佛法不深,确确实实难以成事,正因如此,却也有一同修,愿意舍弃修为,只保留自身之佛法,踏入人间。”

“其跟脚极厚,佛法极高,此心极坚!”

“哪怕是你我,在这一道上,也是比不过他的。”

阿弥陀佛面色微变,观世音大士亦是微怔,旋即似乎是有所明悟,面色一变,而南无善乐自在音光明如来则是环顾周围,笑而道:

“其境界之高,来历之深,前所未有,哪怕是你我,如果真的论起辈分来,都要唤他一声师兄,甚至于是师叔,师祖了。”

其余诸佛瞬间明白是谁:

“竟然是他?!”

“是他……”

诸佛心中又是惊喜,又还是有些担忧,欣喜在于他们知道那位的悟性和天资,若是其出山,当是没什么问题;担忧则是因为,他们也知道那位虽然佛心佛性都极深重,却也是因为其出身跟脚的缘故,野性未伏,根本不管什么清规戒律,散漫无比。

一时间心中情绪纷杂,却是不知道该如何说明。

南无善乐自在音光明如来道:

“不错,正是那位!”

“他在最早就于佛前听法,更是先天生灵,有先天敛息之法脉,绝不会被察觉。”

他的语气沉静,却带着一种极大的力度,断然道:

“有这位师兄,化去了一身的根基,只留人间可容纳的修为和无上佛法,这一切的牺牲,皆是为了传法人间,有此大觉悟,大佛心,诸佛之法,定不会断,纵然娲皇子嗣重新一统,纵然其余弟子皆失败。”

“我等,也还有这一线机会!”

……

齐无惑踱步前行,循着那在此等通明状态下窥见了的一丝丝气机,跨越过了一座座山水,在一座山上的时候,放眼望去,见到前面一幅画面,河流流淌而过,一个年轻的僧人伸出手,手里握了一根树枝,树枝戳了戳,把一只玄龟给翻了过来。

看着这乌龟四肢乱爬,僧人脸上露出微笑。

这僧人就仿佛是先天诞生出的那种生灵,竟可以和周围的空间自然融为一体,哪怕是齐无惑原本的道行,如果不注意的话,也是难以发现他的踪影的存在,而现在这等超越过去,真正天人合一状态下的道人,却是能窥见不同。

这僧人,和自己有缘法。

这缘法并非是在现在,而是在将来。

似是极遥远之未来,却也并非是什么善缘。

就仿佛,有自己颇为喜欢的一名聪颖晚辈,却要拜入此人门下。

自己眼中的聪颖后辈,却是要被这僧呵斥为愚钝泼皮似的称呼。

不知为何,有种想要把他捆起来打一顿的感觉。

齐无惑站在这里,而那个僧人站在山下河边,二者的命数,并不该在这个时候相互交叉,更不该在这个时候相汇,天命如此,气数如此,纵然大品帝君,神通广大,妙法无穷,亦在此冥冥之中,不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