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汝可下山矣(第2/3页)

“倒是让人好生遗憾。”

旁边吃饭顺便吃瓜的谛听嘴角一抽,本在咽饭菜,下意识被呛了一口。

剧烈咳嗽起来。

淦,这等事情,可不能被这三位发现。

否则的话,三清道祖,再加上比起三清道祖来说,仍旧还是性格鲜明激烈的三清首徒,这一大票人盯着自己,还有事没事地去幽冥枉死城当中喝茶做客。

这种事情——

不要啊!

谛听努力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面不改色,面无表情地抬起头来,还没有开口,就看到玄都大法师,天蓬大真君,并太乙救苦天尊一起幽幽注视着自己,刹那之间,仿佛天空都阴暗下来,只能看到三清首徒的目光,幽幽道:

“你觉得呢?”

“谛听道友。”

谛听:“……”

……

谛听一点一点僵硬抬头,尝试编造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说服那边的几位,竭尽全力,发动大脑,想要把这事情给应付过去,同时双眼疯狂发动,四下寻找,渴望找到了那熟悉的身影,但是那少年道人方才还在这里,竟然寻找不到,唯独三位首徒的目光,越发清幽。

以及老青牛那一声仿佛亘古不变,就算是埋下地里面去都会念诵出的赞叹。

“三清首徒问道于汝。”

“谛听道友啊。”

“牛逼!!!”

……

山中清幽雅致,自有清泉自石上流转,顺着山势而落下,那少年道人一身白衣,身上换穿了浅灰色道袍,跟着身前的三位老师,平和向上步步而行,最后到了山巅之处,见天高云阔,视野开阔,心胸亦随之而开,三位道祖在前,少年道人收敛自身目光,安静站在那里。

而三位道祖则是许久不曾开口说话。

应劫而生,应运而来。

虽然是有泰一功体的辅助,虽然说是有五行五炁不计代价的供给,但是能够有此成就,终究还是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恐怕也同样稍微超过了伏羲的预料,三位道祖看着自己的弟子。

太上抚须慨叹,道:“以吾一炁化三清之法门,借泰一功体凝五行五炁,走了如你几位师兄一般的大道修行,以此五炁朝元,倒也确确实实,是实打实的五炁朝元境界,只是却和寻常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不同。”

“一则,你的五炁朝元毕竟是基于【泰一功体】,而非你本身所求大道。”

“但是,泰一功体也不过只是汝之元神分身,是以这真君之境也是你的,你若是有朝一日,不愿意履行那天地人神鬼五炁之路,只需回转,便可立地成就真君,旋即再踏足更高,借助已成的大品仪轨,踏足帝境,如此三五百年内,便可称雄于一时。”

“只是如此,却也是断绝了前路。”

“只可以当做是万般无奈之下的唯一选择。”

“其二——”

“毕竟,是应劫而动,应运而生。”

老者看着自己的弟子,有欣慰,有抱憾和悲悯的慈悲,温和道:“正如天下大乱之时,总有诸人杰豪雄,应运而生,譬如亢龙,短时间内便可有大成就,然应劫而动,也常常因劫而陨;其崛起和扑灭皆极快速,仿佛流星。”

“汝如此行事,则是以自身入此劫难,虽然得了如此的大裨益,如龙腾云,却也有其后患,若不破劫,轻则是修为大损,重则是当场殒命。”

“犹如伱那玄真师兄。”

少年道人看着自己的老师,他不知道老师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在这个时候和自己提起了那位惊才绝艳却也陨落于道的师兄,只是安静了下,笑道:“弟子修行天地人神鬼五炁,其中人之炁,本就是和人道气运息息相关。”

“再加上,娲皇娘娘,要从困境之中走出,求那一线生机,也需要人间之气运。”

“况且,人皇,弟子罢黜之;药师,也因弟子而轮转,妖界之患也和弟子相关,弟子本来已在劫之中,万事万物息息相关,已自是避不开了。”

“最后,弟子本就是人族。”

“怎可以回避之?”

太上看着眼前的少年道人,似乎又看到了过去那个意气风发的弟子,神色复杂,叹息之时,眼底似乎隐隐有些许的悲怆。

太上一脉,首重心性。

若非心性超人者,不可入太上门下。

可若是心性超凡者,若是遇到天下大劫,生灵涂炭,又怎么可能会顾惜自身,而回转身躯,避开大劫,视苍生之生死如蝼蚁?

太上忘情,却非无情,正是至情。

玉清元始天尊注视着自己的弟子。

先前说是百日可成地仙,但是却未曾想到,他会选择踏劫而行,泰一功体升腾,化作了真仙根基,倒是诧异,一气化三清的分身,倒是比起真身的根基更为厚,境界也更为高,他深深注视着少年道人,压下了心中之赞许,只是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