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逆天而行(第2/3页)

许和一身精气神恍若回光返照一般,化作火焰熊熊燃烧。隐约间他看到了一位将军,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将。

他名李武曲,当是那降世的武曲星。

生而知之,当立万世太平。

而围在他周边的那些布衣军将士,仿佛是飞蛾扑向火焰。

纷纷单膝下跪,齐声道:“百业平等,人无良贱!”

次日,许和便可上马作战。

他提着枪,振臂一挥,万敌退避。

他带着百人杀进了大山,又夺下了一个县,一如既往的杀掉了县令与地主,一如既往的分田地。

所求不过百业平等,人无良贱。

许和躲藏于大山之中,一颗心彻底沉淀下去,用梦中武曲练兵之法操练布衣军,时不时出山打劫地主老财。

行如雷霆,去如闪电。

朝廷几番围剿下来无果。

次年,连年的灾害戛然而止,天下好不容易得来一年丰收。

然而乱世并未因此结束,皇帝落水而亡,外戚夺位,天下勤王。

各路官道之上马蹄声连绵不绝,无数的军队奔腾,直逼京城。

李胜仙率领五千精兵赶到京城时,这座繁华的都城已然火光冲天,整座皇宫烧了起来。

他并未贸然冲进,而是原地驻扎等待,因为没有皇命不得入京城。

一直到各方人马齐聚一堂,一直到皇帝死讯传来,他们才拔营进京。

一时间凄惨的叫声响彻全城,各地的勤王军队一路烧杀抢掠,誓要将弑君反贼屠灭。

最终他们并未找到皇家血脉。

李胜仙只看到了一具具尸体,京城所有能继承大统的人都死了。

他当机立断下达命令:

“快去把五王爷给送过来!让他进京继承大统。”

王爷在外,为的就是这种情况。

李胜仙派出去的人并非最快,其中西南来的军队次日便推出了一个王爷。

当晚,李胜仙带人夜袭,杀王爷,斩敌数千。

李胜仙一人可敌千骑,手持大枪,一声怒吼震得不知多少人落马不敢接敌。

最终等到了五王爷到。

年过半百的五王爷竟给李胜仙弯腰行大礼,道:“今天下大乱,求胜仙公助寡人,重整乾坤,扫平乱贼。”

“寡人愿拜公为丞相,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为吾儿帝师。”

文臣之首,武官之首,又是帝师之位。

五王爷显然也非等闲之辈,若是旁人或许就答应了。谋朝篡位说来简单,可古往今来能成事者少之又少。

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优势最大者,没必要赌上身家性命。

并非所有的世家豪族都想当皇帝。

可李胜仙不一样,李胜仙夺天下是他穷尽一生的执念,并非为了权,只是单纯的想坐上去。

李胜仙故作喜色,单膝下跪说道:“臣定不辱命。”

只要把皇帝掌握在手里,那就身负大义,将来夺取天下的机会便越大。

大义便是天。

那年他三十五,正值壮年,手握十万兵马,能被太子称为仲父的权臣。

而在官场之上,李胜仙同样有着超高的政治手腕,几乎是凭一己之力稳定了动荡的局势,至少明面上躁动不安的各方逐渐平息下来。

然而世事无常,作为金字塔顶端的他们是暂时安静下来,可仍然改变不了已经烂到根的社会。

起义。

如燎原之火的农民起义,仿佛是一夜之间在全国上下开遍。

因为连年的灾害,导致大量的自耕农将土地贩卖给士绅,失去土地的他们变为了无产的流民。

而无产者是最为躁动的。

暴民千万,天下将倾。

所有的世家大族一夜之间感觉原本温顺的畜生变成了狼,正流着口水,龇牙咧嘴的看着他们。这次无论如何杀人立威都无用。

李胜仙立马陷入了焦头烂额的平叛。

他忽然发现一件事情,天下大乱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想要彻底的平息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那就得把地还给百姓。

可吃下去的好处哪有吐出来的道理?

这个天下已经烂了,根本不可能救回来。

正所谓祸不单行,布衣军又出现了,随后天下反贼皆称布衣。

一群人冲出了大山,如当年打响起义的第1枪一般,又一次冲到了最前方。

所过之处士绅豪门尸横片野,田地皆分于百姓。

其口号更是赢得无数百姓高呼。

“百业平等,人无良贱。”

口号总是要喊得响亮的。

短短一年时间,布衣军已然占据了半壁江山,东西割据相望。

李胜仙也见到了传说中布衣军的领袖,并非圣人神人,而是一个头发花白,五官有些熟悉的男子。

许和,非常久远的名字。

“丞相,有些面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