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凤娲之肠(第2/3页)

他最多只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与经历,给予他人适当的指点,比如忘情非无情。

天地清灵生而无情是一种缺陷,它们所谓的太上忘情就如同互联网上小孩子觉醒“看透红尘”一般儿戏。

琼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七情六欲是否是累赘?它们天地清灵是否存在着缺陷?

她好像从未听闻,哪位圣王是真正无情无欲的。就算感情淡薄,对于自身的道也存在着极其强烈的情感。

而自己前世的做法,实际上不是符合天道,而是一直摆烂?

“仙人前辈,我觉得我应该习惯七情六欲,也应该接受它。”琼羽郑重的说道。

“如此甚好。”

李易微微点头,嗓音温吞的说道:“自尊也是欲望之一,你应该给自己留有余地,给我看关于古之道门记忆即可。”

“哦。”

琼羽不自觉的微微低头,本来她觉得这没什么,自己的记忆就是一成不变的幻灯片。

但仙人前辈这么一关心自己,反而让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了。

仙人把自己当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来看,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如同天地册封一般,给琼羽赋予了人的特性。有时候在意与否是他人赋予的,思想与行为是可以传播的。

特别是对于强者而言,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其他人。

琼羽收敛起少有的羞耻感,同时也将记忆与灵台重新筑起“围墙”,只是把与道门相关的信息放出来。

选择性的放出记忆是可以伪造与引导的,所以之前琼羽选择一股脑放出,避免产生猜疑与间隙。

关于古之道门的记忆非常短,只是几个变化成各类小动物的天地清灵恰好落脚琼羽的山头,随口交谈起来。

“又出现了。”

“古之道门传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冒出来,据说这一次算出这个传人的根脚了,是一个普通人族。”

“10年前砍柴的樵夫,失踪10年后突然成为古之圣者,号称神人。据传战力非凡,能够力敌圣王。”

“十年时间拥有圣王的实力?难以想象。”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神人有十,如今已经冒出六位了。是不是说还有4个传承,只要得其一就能够晋升圣王。”

“或许,那我劝你不要趟这浑水,太多人争抢了,而且那些传人都有些不对劲。”

“神人有十,凤娲之肠,化而为神。”

琼羽被他们的交流声勾起了少许的好奇,也出声询问,最终得到的答案都是古之道门如何强盛,传说中的道尊如何强大?

与琼羽告诉李易的相差无几。

由记忆组成的画卷消失,房间内重新归于平静。

琼羽脆生生的问道:“仙人前辈,您还要看吗?”

“不用了。”

李易收回目光,脑海中万般思绪闪过,用自身所知道的事情与记忆互相印证,其中就包括了自身对天地的了解与感悟。

重点在于对天地的了解与感悟。

一些事情是没办法通过流于表面的信息与情报推测出来的,有道是法不传六耳,真法只可意会。

“神人有十,凤娲之肠,生而为神。”

李易嗓音平缓的吐出了这一句话,并未带起任何的涟漪,仿佛是一句稀疏平常的话语。

琼羽有些好奇的问道:“仙人前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凤娲是谁?”李易问道,琼羽对于这个名字非常陌生,只是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当一个生灵在天地中的占比达到一定地步,那么他的名字就会赋予特殊的含义,也就是敕令。绝大部分生灵达不到这个地步,哪怕是圣王也只是留下痕迹,所以在你们看来道门传人是突然冒出来的。”

突然冒出来的古之道门传承,短短10年时间拥有圣王的实力,连续出现六位,无法知晓传承手段等等。

这些事情听起来诡异,实际上不过是当事人看不清。

李易微微集中精神,一念开,天地阔。他的目光越过了物质层面,审视无形无象又维持着世界运转的法则。

若要具象化形容世界就像一棵树,灵脉与法则是根系,至强者是分支有粗有细,生灵是树叶。

如此只是形容,实际论起来是没有形态的,有形的描述本质上是一种错误,一种着相。

古之道门传承根植于天地间,在某种气机的牵引下会挑选合适的传人。

李易再次斟酌那句话,尝试领悟其中的含义。如此持续的数十秒,琼羽这个时候也不敢再出声询问,静静的等待结果。

大概过了三分钟,李易忽然拿起了一个本子,用笔写下了一行字。

【十个位置,以凤娲之肠册封,如此生而为神。】

这时琼羽才敢开口询问:“仙人前辈,这是什么意思?凤娲之肠是什么意思?”